4月17日上午10:00,人文学院“2014年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暨2015年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在人文学院院楼101举行。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炳华,党委副书记王瑛慧、李启忠,以及团委书记马向华、副书记谢斌剑,12级辅导员蔡振磊、14级辅导员谢媛出席了本次活动。
大会开始,通过一段短视频,与会人员一起回顾了硕果累累的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2014年暑期,学院集中组队61支,500多名本、硕、博学生参与学院集中组队;其中,“指尖闽南”实践队获得福建省优秀团队,研究生杨琪获得福建省先进个人;6支实践队和40名个人获得校级表彰;“问渡西津”实践队的调研报告《文化创意产业思路下厦门沙坡尾的更新与改造—以历史文化街区镇江西津渡的发展为指导》获评校级优秀调研报告;“情系瑶乡”实践队获得第九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社会实践奖。
大会第二项,谢斌剑老师宣读《表彰决定》并举行颁奖仪式。各支优秀队伍和个人从老师们的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证书和丰厚的奖金,这既是对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在场所有同学的激励和鼓舞。
接下来,“指尖闽南”实践队等三个优秀团队的代表进行交流展示。郭晓琳、吴蔚蓝、季玟希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团队的实践过程和成果。之后,郑嘉璐同学代表积极分子对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做了发言。另外,针对2015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高莹同学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参与流程作了介绍,从组队、选题到策划、立项答辩,每一步骤的讲解让与会同学对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大一的同学纷纷表示“迫不及待地想和夏天赴一场约定。”
之后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瑛慧发表讲话。在总结去年暑期实践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更对2015年的暑期实践作出了展望。王瑛慧书记指出:2015年的社会实践应当做到“多学科交叉组织,打通本硕博”;“早启动,早设计”以保障实践效果;在暑期实践项目设计上更要注意“可行性、创新性、时政性、现实性与传承性”;同时,王瑛慧副书记也表示学院会努力做好对实践同学的物质保障与安全保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实践的千里广阔之中,我们永远在路上”。与会同学无不倍受鼓舞。
大会尾声,王炳华书记宣布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启动,并为实践队授旗。鲜艳的红旗传授到代表同学的手中,人文学院“服务社会,锻炼个人”的实践精神也将继续传承下去。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在注重对学生学术培养的同时,也着力于对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锻炼。学院党委更是积极提供着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同学们无不在丰富多彩的暑期实践中锤炼精神、丰富阅历、提升能力。
(人文学院宣传中心采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