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随着唐礼智教授题为“统计系介绍及前沿专题”的讲座在经济楼结束,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的讲座之旅落下帷幕。此次大学生夏令营自17日开营至21日闭营,为期5天。在这5天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211名大学生营员深深陶醉于厦大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氛围中,更在经济学院老师精心安排的各类讲座中习得宝贵知识,拓展了眼界。
作为开营演讲,17日上午,洪永淼教授题为“中国经济学教育转型——厦大故事”的讲座,带领营员认识了经济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结合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的例子,他生动幽默地介绍了经济学科在厦大的演变、发展,以及经济学教育的转型。洪永淼教授风趣的话语,生动形象的阐述赢得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连连赞许。
短暂的休息之后,洪永淼教授继续为营员们进行了第二场讲座,题为:“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基础”。洪永淼教授阐述了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学的紧密联系,通过随机游走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和投资组合理论等几个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模型或结论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还鼓励学习经管类专业的同学们要积极地运用数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经济问题,令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受益匪浅。
为了让营员充分了解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组委会还安排了各系、所、中心的老师进行各自的介绍和前沿专题讲座。
17日下午,在“财政系介绍及前沿专题”讲座上,王艺明教授从历史、师资、教学成果和培养体系介绍了财政系,使营员们对财政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到场嘉宾厦门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则从厦大起源讲起,阐述了加入财政系的理由——学习面广、应用之处多、重要性高。童锦治教授及刘晔教授等则介绍了财政系的主要特色,并对同学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17日下午的另一场讲座中,孙传旺助理教授用“年轻”、“精致”、“实力”、“机会”这四个词介绍了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的历史,并分析了在该中心学习的四个方向:学术、工作、课题以及出国,妙语连珠,场上笑声不断。
18日上午上半段,赵西亮副教授为在座的同学带来“经济学系介绍及前沿专题”讲座。他提出了三个“W”,即“为什么要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从这里我们能得到什么”、“经济学系是怎么样的”,并针对此三项问题一一解答。
18日上午下半段,龚敏教授、王燕武助理教授为营员们带来“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介绍及前沿专题”。龚敏教授首先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进行简要介绍,王燕武助理教授随后对中心研发的标志性成果——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进行详细介绍。讲座结束前,王燕武助理教授对中心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
18日下午上半段,柏培文教授借“经济研究所介绍及前沿专题”讲座,首先对经济研究所作了简要介绍,随后介绍了经济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的研究领域,其中包括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研究,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及其关联问题研究等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介绍及前沿专题”讲座则在18日下午下半段时间举行。彭水军教授用提问和播放短片的方式引起营员们极大兴趣,进而对厦大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渊源及发展过程进行简单介绍,包含介绍该系拥有的国际贸易、世界经济、服务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五个教研室,以及世界经济及国际贸易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
20日上午,郭晔教授在“金融系介绍及前沿专题”讲座中,介绍金融系和WISE的紧密合作,研究生进入金融系后可以同时享受到两院的优秀资源,并通过以前学生的事例来告诫营员们,金融系管理严格,想要报考研究生的营员们一定要明确自己想学什么并努力去学,不能流于表面。来自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的沈中华教授则在金融系相关讲座上与营员们探讨了“何为影子银行”的问题,其讲解幽默风趣,在现场笑声掌声不断,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20日下午,最后一场讲座是由唐礼智教授带来的“统计系介绍及前沿专题”。唐礼智教授在讲座中突出统计系“用数据说话”的精神,用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向营员们系统地介绍了统计系的系情动态、专业介绍、机构设置和师资力量。他表示,数据质量问题更多的是一个体制和文化问题,并且欢迎营员们与他探讨。
这些讲座生动而实在地展现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深厚的学术底蕴、全面发展的学科和与国际接轨的优势,也为同学们在认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使他们有所感悟,受益匪浅。
(经济学院 陈人凡 邵霄宇 蒋贻伶 王雨舟 何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