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剑桥大学袁博平博士来外文学院讲学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5日 来源:

4月13日,国际知名应用语言学家、剑桥大学袁博平院士应我院邀请,在囊萤楼会议室为外文学院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句法和语义的界面关系在习得汉语不及物动词中的重要性——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调查”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也是93周年校庆期间,我院的系列活动之一。讲座由英语系主任杨士焯教授主持。

袁博平博士现任剑桥大学校长助理,剑桥大学语言及语言学Reader、博士生导师,主管剑桥大学的汉语教学。他同时还是剑桥丘吉尔学院院士、学术督导。他的研究方向是语言学理论及二语习得,他目前的研究领域是二语习得中的界面问题,特别是句法-语义、句法-语篇、句法-语用之间的界面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他在国际学术刊物和中国的学术刊物发表过数十篇论文,目前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会的常务理事,同时担任若干家国内、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此外,他多次陪同剑桥大学校长访华,并多次参加剑桥大学接待中国国家领导人及中国高级代表团访问剑桥的活动。

袁博平博士从儿童语言发展与成人语言发展的“本质区别论”和“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入手开始了本次讲座,引出了Hawkins的“功能类特征失效假设”,Beck的“局部损伤假设”,Eubank的“功能词类特征无值假设”,尤其是Sorace和Filiaci的“界面假设”理论。袁博平博士以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不及物动词为例,通过调查不同水平组的学习者对不同类型的不及物动词与名词搭配顺序的可行性选择,探究句法和语义之间的界面关系以及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他详细介绍了调查设计和操作过程,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试者在建立语义和句法之间的界面关系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到了最高级阶段仍然如此。由此得出结论:成人二语语法无法在句法和语义等界面关系上进行协调和整合,从而造成了成人二语习得与儿童母语习得的差异。“界面假设”理论为二语习得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它不仅使我们开始关注成人第二语言中的各个分支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且给二语教学以关注学习者对句法和词汇语义之间界面关系的构建的启示。

互动交流阶段,师生结合自己在国外教授汉语的经历和句法语义界面的接合问题等,跟袁博士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疑问,袁博士都耐心细致地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袁博士还寄语在座师生,指出基于汉语的二语习得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值得有志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师生发挥比较优势去挖掘。

本次讲座开阔了广大师生的学术视野,加深了师生对二语习得尤其是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理解,为有志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师生指明了相关的研究方向。

(外文学院 杨华波)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