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新生党员加强党员意识,引导新生党员在新生群体中自觉凸显出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尽早在新生群体中树立一股正气,在学生群体中营造学习党员、追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是医学院党委一直着力主抓的工作。
晓华同学是医学院2013级研究生新同学,也是党员,考上厦大后,他难以克制心中的激动之情,主动联系导师提出要提早来校,进实验室学习。晓华来到学校后,学院党委分管研究生的王晓丽副书记即刻在第一时间与他交流,对他做了加强党员意识的教育,希望他能在那些跟他一样提前来的13级新同学群体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果然,晓华不负老师期望,他主动组织提前来校的新同学见面交流,成立临时新生小组,主动承担起新生宿舍查房工作,认真执行零报告制度,确保每位新生的安全。8月下旬和9月中旬的本科生迎新和研究生迎新中,他都担任了迎新志愿者,热情为新生和新生家长引导和服务。
宏国同学也是一名13级新生党员。当他引导新生入住宿舍而跑前跑后、满脸汗水时,遇到了正在走访新生宿舍的学院领导和老师,老师表扬他参加迎新志愿者活动,道了一声“辛苦了”,他腼腆的笑着,只简单的回答了一句:“党员嘛,都是应该做的。”
象晓华、宏国这样积极参加到迎新活动中的优秀党员,还有已经进入毕业倒计时的2011级研究生岩岩和彬彬。进入研三阶段,同学们都忙于实验、发表论文和撰写毕业论文,时间非常紧张。但是当学院发出党员带头参加迎新志愿服务的号召时,她们两都第一时间向学院报名参加,挤出一整天时间投入到忙碌的迎新工作中。当新生了解到面前这两位竟然是毕业班的研究生学姐时,都觉得十分感动,同时对党员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岩岩和彬彬的奉献精神既体现了学院党委加强学生党员意识教育的成效,又在新生和新生党员心中树立了党员的红色先锋形象,是一次生动的党员再教育。
自2008年以来,医学院党委一直坚持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周就专门召集全体新生党员,开展党员再教育活动,由学院分管学生的党委副书记、党务秘书和辅导员老师一起与新生党员座谈,座谈坚持师生互动原则,既让老师讲,又让同学说,重在交流,旨在通过热烈而充分的讨论让新生党员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党员身份,找准自身在广大学生群体中的定位,确立在学习上争拿第一、在生活中传递正能量的自我定位,自觉把宿舍、班级、乃至整个医学院学生打造为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群体视为己任。
五年来,学院的新生党员再教育活动有效的解决了部分学生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的问题,涌现出了一批带动学院院风积极向上的红色先锋:扶起摔倒老人、并送老人去医院不留名的张振宇被《厦门晚报》报道,称作“最美丽的厦门人”,身残志坚、热心公益、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朱茂述被评为“厦门大学十佳团员”,学业优秀、担任支部书记并带领全支部同学勇攀科学高峰的张真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三好学生”。
在医学院,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个学生党员都争当红色先锋,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起一股浩然正气。
(医学院 易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