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13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5日 来源:

6月22日,由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主办的2013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研讨会于厦门大学化学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会议到场学者众多,邀请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40余位。本次研讨会旨在为国内该领域内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用于宣讲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集思广益,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6月22日上午八点半,各位学者以及前来旁听的同学们都已经纷纷进入会场,等待讲座的开始。由主持人陈志为博士的一段预热之后,在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绍森老师的宣布下,研讨会正式开始。

邀请报告的第一位学者是来自同济大学的陈隽教授,他的报告题目是:人致激励与人致结构振动:若干研究进展。每位学者的报告时间只有15分钟,主要以介绍自己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领域中的研究成果。陈隽老师缜密详细的概括、深入浅出的介绍给在场同学和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陈隽教授之后,到场学者依次上台前去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报告,每位学者所涉及领域都不同,报告内容富有特色,不仅开阔了到场学生们对于土木工程涉及领域的视野,而且更好地促进了到场来宾之间的交流与发展。邀请报告总共四场,上午两场和下午两场,场间有茶歇的休息时间。

在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胡亮博士做完最后一个报告之后,研讨会进入了尾声。到场嘉宾由陈隽教授作为代表进行发言,他表示非常荣幸地被邀请到参加这个研讨会,也非常感谢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给了这么一次非常好的机会让土木专业的青年学者彼此学习与交流,同时希望这个研讨会可以继续办下去,越办越好。在场学者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对于这次研讨会的感想,许多学者都认为研讨会可以继续举办下去,方便交流,同时可以不一定仅限于老师,教授所指导的研究生、博士生等都可以参加研讨会来促进交流。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重视发挥学院的专业特长,拓展与国内各高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年轻学者之间的交流,并为本专业学生拓展视野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也相信它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越走越远,越办越好,可以有更多的年轻学者的参与,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和发展。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黄晓桐)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