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公共事务学院学子爱心事迹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2”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1日 来源:

2012,谁为我们诠释最美?我们向谁传递大爱?人这一生何其短暂,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践行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不致时光虚度?来自公共事务学院的55名90后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完美解答。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我们要为南沟小学建一个篮球场和一间图书室”, 2010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在原来 “来捐吧”班级项目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对口支援西部小学的团队“爱在乌蒙”,利用班上同学的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收集废品变卖成现金,用以支援贵州省毕节市乌蒙山区清水镇南沟小学。为了这个小小的梦想,他们放弃了节假日,放下了“面子”,从一开始的不好意思捡,到后来不管身边有没有熟人,看到瓶瓶罐罐就像见到宝。就这样,这群年轻人坚持了一年。一年下来,他们一共收集的各类废瓶子近30000个,旧军训服175套,废旧书报几百公斤,变卖后得到现金3100元。

然而,3100元对南沟小学的援建无疑是杯水车薪,队长唐光耀有些着急了。“能不能探索一种新的支援模式,将志愿者、企业、媒体及被援建方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学院老师向他们建议。受此启发,“爱在乌蒙”争取到了一笔27000元的企业赞助,同时他们还决定发动当地群众以义工的身份参与到工程的建设中来。

男生当起工人 自己盖球场


南沟村位于赤水河河谷地带,海拔较低,三面都是大山。说起南沟小学过去的办学条件,老校长杨光仁至今还记忆犹新。他说:“以前,南沟小学的教学设备、体育设施都很落后,不要说没有球场,没有乒乓球台,很多学生连篮球都没有见到过。”“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没有什么玩的,只会弹一下石子之类。以后到镇上读书,不知道篮球怎么玩,足球呢,就更不知道了,就连乒乓球也不会打,山里的孩子们也有体育梦、奥运梦,尽管梦想在现实里似乎有些遥不可及。”出生在南沟村,也在南沟小学上过学的队长唐光耀,说起小时候上学的情景,他感叹万千。

虽然有企业赞助,但用五万块钱建一个篮球场还真有些吃力。为了节省开支,团队里的男生撸起袖子当起了建筑工人。从购买原材料、租用施工工具到聘请技术师傅、找运输司机,再到平整土地、夯实地面、铺碎石、浇筑混凝土、安装篮板,每项工作他们都全力以赴。为了抓住山区少有的骄阳天气,队员们拼命赶时间,天不亮起床,天黑收工,平日象牙塔里生活安逸的队员们皮肤都被晒掉了一层,浑身都是蚊虫叮咬的包。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在队员们的辛苦努力下,篮球场建成了。

为了给孩子们配置一个资料翔实的图书室,队员们按照标准书单购买图书,按照当地儿童的平均身高来订做书架,亲自编码图书装饰图书、制定管理制度。

经过10余天的努力,援建活动终于圆满结束,当地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于这群大学生的举动,南沟小学现任校长周世华十分感动,他说:“这群大学生身上有着新一代人的新面貌、新精神,尤其对90后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情动中华


“前两天,村民特意给我们发来照片,孩子们在新球场还有图书室,笑得很灿烂。”看到孩子们在新修的图书室和操场上阅读奔跑,队员们这些日子的辛劳全化作了欣慰和喜悦。

“通过这几天的锻炼,我们的收获很大,虽然身体很累,但是精神又很愉悦。我们都只是尽力而为,希望一点帮助,能够为山村孩子带来些什么。”队员曾瑜如是说。

援建队的热情援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以及江西卫视、厦门卫视、厦门导报、贵阳晚报等十几来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包括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在内的近百家各类网站还对活动进行了转载。

“眼下伦敦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七星关区清水铺镇南沟村,厦门大学“爱在乌蒙”暑期实践队的18名90后大二学生自筹资金、投工投劳,为南沟小学援建了一个篮球场,帮助山沟里的孩子实现梦寐已久的体育梦。”《毕节日报》这样描述道。

“捡破烂回收旧物半年,收集废瓶子28000多个;在酷热的暑假里当建筑工人,每天超过10小时的高强度劳动……厦门大学55名90后学生为乌蒙山区的学生建起了一个篮球场和一间图书馆。他们说,想给自己的青春留个纪念,想证明90后也有爱心,也能为社会服务。他们坚信,图书馆和篮球场的建成不是结束,而是下一个爱心计划的开始。”近日,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2”年度人物入围名单揭晓,来自厦大的这群90后入围。

后记

援建工作已经结束,但这件事情的“正能量”仍然在传递。如今,“厦大‘90后’”已经成了一个标签,代表着南强学子“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风貌和新时期大学生的青春风采。“爱在乌蒙”也成了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的窗口,据悉,公共事务学院今年共派出40余支类似“爱在乌蒙”的团队奔赴祖国各地,他们或到偏远山区支教、或到基层一线调查、或到红色景区接受教育,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公院学子身上“勤奋、进取”的踏实精神。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公共事务学院历来重视引导学生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自我、通过志愿活动提升自我,通过实践和活动实现育人的目的。如今,2011级政治学系的同学们从学长学姐的手中接过了爱心的接力棒,“爱在乌蒙”还在继续……

(公共事务学院)

编辑:缪立芳、钟蔚雯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