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双聘教授张肇健博士获“国家外国专家局重点支持计划”项目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1日 来源:

近日从国家外国专家局获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双聘教授张肇健博士获“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项目。同时,他本人也被授予“重点引进专家”称号。该项目资助金额27万元,为期一年。这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首次获得该项目资助。

“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项目是国家外国专家局自2008年设立以来,为落实中央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大力度吸引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鼓励聘请专业水平高,在华工作时间长的外国专家,以推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等而实施的项目。

张肇健教授,原供职于台湾义守大学电机资讯学院讲座教授(1995-2009期间任该院院长);1976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系代数编码领域国际权威专家,博士期间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Reed-Solomon码和Reed-Muller码的提出者之一Reed博士,曾长期供职于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PL,1976-1992,最高任职至教授级研究员)。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张教授长期致力于代数编码理论及其实现研究,成果丰硕,累计在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heory(18篇), 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13篇)等国际顶级期刊及研讨会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他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Reed-Solomon码译码器的VLSI架构,其发明的改良型大规模集成电路Reed-Solomon码译码器被用于索尼公司的CD唱片中。他曾获得23项美国国家太空总署(NASA)奖状,拥有十多项美国国家专利。此外,张教授也一直从事图像压缩(信息论应用的重要分支)方面的研究并在国际上取得突破性的成果,首次提出并推导CSI(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插值算法,并将此新算法搭配JPEG图像编码器获得极佳的图像压缩效果,其所发明的改良式JPEG彩色压缩软件被American Online公司所采用;还将此算法推广至MPEG-4编码器以及研究CSI的VLSI架构;另外,改进了传统的分形图像压缩算法,大幅缩短原分形图像压缩的编码时间等,在该领域张教授先后在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与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因其杰出贡献,张教授于1999年被选为IEEE Fellow。自2000年以来,一直担任国际通信领域著名期刊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编委。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付光辉)

编辑:刘盼、钟蔚雯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