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是纪念“五四”运动93周年,建团90周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公共事务学院青协再获殊荣!品牌项目西边社区“爱心课堂”荣获“思明区共青团工作十大品牌”称号。公共事务学院研志愿者代表2011级社会学系黄歆彤同学参加思明区在中山路举办纪念“五四”运动93周年、建团90周年暨幸福思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青年闽台民俗嘉年华活动,并在活动现场接受了思明区团委授予“爱心课堂”青年专业志愿者队伍授旗。
西边舍“爱心课堂”于2008年11月正式启动,以思明区西边社区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为服务对象,通过课业辅导、兴趣小组、亲情陪伴和定期家校走访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成绩,拓展课外知识,发展兴趣爱好,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尽快适应并融入厦门的学习生活,同时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留驻厦门、建设特区的热情和信心。四年来,“爱心课堂”已经成为全院乃至全校都耳熟能详的品牌志愿活动,并在学院团委的正确指导和悉心关怀下,一届届以可爱的公院志愿者为主力的服务团队多年来不懈的探索下,开启依托专业优势、整合社区资源的“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运作模式规范、服务内容多元、服务方式专业是支撑“爱心课堂”常态化开展的主要保证,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认真热情则是“爱心课堂”成效卓著、深受喜爱的主要动力。目前“爱心课堂”已经进入第九期,本期共有专项服务志愿者120名,受助学生30名,累计服务时长2880小时,累计参与大学生志愿者达1440人次。大学生志愿者以3人一小组的形式走进社区,于每周二、周四、周六下午进行两小时左右的辅导服务。
本期“爱心课堂”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有融入的更多新鲜元素。周二、周四本部大三大四、研究生志愿者三人一组,与孩子建立了稳定的持续的帮扶关系。日常课业辅导之外,志愿者还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外来务工孩子建立自信心,发挥孩子们的潜能。周六漳州校区的志愿者则通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寓教于乐,陪伴孩子过好愉快又充实的周末。还有博士生服务队走进课堂,亲自为孩子们答疑解惑,更是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层次的志愿者资源在时间、服务形式上的达到了配合,为志愿者队伍和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又一次体现了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队伍的品牌度。
此次荣誉称号是继2011年品牌项目案《厦门大学:专业化志愿服务助推农民工子女快乐成长》入选团中央汇编《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案例》,“成功小学第二课堂”荣获共青团厦门市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十佳项目称号(2011),2011年度“厦门大学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奖”后公共事务学院获得的又一殊荣,是社会各界对公共事务学院“关爱行动”的支持和认可,公院青协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更加努力为“参与社会、风险社会”、建设海西做出贡献,践行当代高校80后的社会责任,不如国家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青春使命!厦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歆彤 杨宇麟)编辑:杨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