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医学院代表队参加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比赛载誉归来。此次华东赛区的比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承办,医学院选手们代表厦门大学在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厦门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学质量步入了先进行列。
4月13日至15日,由医学院副院长齐忠权教授带队,地力努尔、关文池、游远榕和史尉利等4名队员,及多位临床指导老师组成的医学院代表队赴上海参加“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比赛。华东赛区共计35所医学院校,34支代表队参赛(复旦大学代表队不参加竞赛排名),竞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竞赛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体育馆内进行,初赛和复赛为多站式,决赛为赛道式。正式比赛之前各高校代表队领队抽签,决定出各队比赛项目的顺序。
比赛是在体育馆二、三楼独立的考站内进行,非参赛人员在一楼的观摩大厅观看同步实况转播。每个参赛选手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考站的临床技能操作项目,两位裁判根据选手完成的步骤给分,也就是说,对每个选手既要求操作质量又要求操作速度。计时器上数字的跳动给比赛现场和观摩现场增添了更加紧张的气氛,各队选手或娴熟精彩或紧张失误的表现让观摩大厅各校代表队的老师们不时发出鼓掌声和赞叹声。经过一站又一站的考验,医学院参赛选手沉着应对,发挥稳定,但因为客观条件的悬殊,遗憾地止步于决赛之前,但总成绩排名位列全部35支代表队的中等偏上。
自2011年12月接到学校转发教育部高教司的文件后,医学院立即着手组织附属中山医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学生的选拔及培训。虽然这是医学院第二次组队参赛,但今年的竞赛范围较去年增加了将近一倍的内容,给培训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学院调整了培训方式,分别由两家附属医院挑选出最优秀的学生代表。医学院及两家附属医院多次召集教学部、教研室以及临床教师开会,共同协调讨论培训方案。两轮培训之后,选拔出中山医院3名选手和第一医院1名选手组成参赛队伍,由中山医院进行最后的强化培训。临床指导老师们在繁重的医疗工作中抽时间为选手们讲解理论,演练操作,对他们进行了反复训练、反复考核,为他们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临床技能竞赛旨在强调临床技能的重要性,要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更要有扎实的医学实践技能。竞赛对个人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是一次非常好的检验。此外,这种竞赛的形式也极大地锻炼了医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了现场应变能力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让医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做为一名优秀医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和高尚的医德。
(医学院)
编辑:刘盼、钟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