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环境与生态学院教职工大会暨首届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在海洋楼A-116顺利召开。副校长邬大光、校教务处处长谭绍滨亲临会议指导并作重要讲话,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曹文清、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陈小麟、环境与生态学院党政领导及全院教职工出席了会议。
本次教职工大会由学院党委书记沈小平主持。沈小平指出,回首过去的一年,学院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得到了来自学校领导、机关部处、兄弟院系及全院教职工等各方的信任与支持,领导班子的每一位成员都深知所肩负的重任,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努力建设讨论自由、民主决策、宽容和谐、快乐工作的学院文化。会上,副院长黄邦钦(主持工作)首先介绍了学院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发展目标。黄邦钦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概况,全面总结回顾了学院自2011年8月成立至今开展的多项工作。黄邦钦强调,翔安校区搬迁工作是今年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环境与生态学院大楼的投入使用将使我院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希望大家积极参与、通力配合,为搬迁工作出谋划策,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完成。同时,黄邦钦指出了学院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提出了学院的发展目标和下一步工作设想,希望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平台建设、健全队伍建设,突出学院办学特色和优势,创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学院。
随后,副院长王大志、党委副书记周克夫分别就分管工作进行述职。王大志总结了2011年学院科研工作、研究生教学和外事工作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他提出,要创建“优势整合、上山下海”的科研模式;在研究生管理上要建立创新机制,有布局全球的发展眼光;在涉外事务上要有内外联合的发展战略。他强调,新学院、新校区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革命艰辛起步,同志加倍努力”。
党委副书记周克夫总结了学院成立以来开展的学生工作。他指出,要始终遵循“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为了学生、贴近学生”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和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形式。
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由副院长黄邦钦主持。分管本科教学副院长郑海雷作本科教学工作报告。郑海雷就学院概况和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教学质量举措与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总结,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他指出,通过完善学科建设,突出环境、生态并结合海洋与湿地的办学特色。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原则,通过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特色办学,完善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国际化氛围;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会上,副校长邬大光针对学院提出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本科教学计划等方面作了重要讲话。邬校长指出,第一、学院可以中央修购专项教学实验设备购置项目为契机,解决学院实验教学经费不足问题,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第二、根据招生规模合理调整生师比;第三,横向比较国内外同类大学同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异同,充分调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原则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进一步推进柔性化、弹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大环境、大生态的结构和视野。第四,在学校范围内增设环境与生态相关的通识课,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务处处长谭绍滨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教学纪律等方面做了补充说明。
接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全院教职工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对环境科学专业和生态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初稿)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学院党政领导参与小组讨论,充分听取了教职工的意见。会场气氛十分活跃,与会人员纷纷踊跃发言,为优化和完善我院的本科教学计划献谋献策,对我院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讨论结束后,小组召集人陈荣、丁振华分别代表本组作了大会发言。黄邦钦、郑海雷进行了简要的总结讲话,并就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向大家提出要求和希望。
本次教职工大会暨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使得大会成为全院教职工沟通交流和共谋学院发展的平台,全体教职工通过会议交流对学院发展和本科教学建言献策,对学院发展充满希望。院领导都表示,希望全院教职工从全院大局出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全力打造人人幸福快乐的学院。
(环境与生态学院 王新丽)
编辑:刘盼、钟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