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三点半,人文学院新一期心语茶座在袅袅茶香中展开,本次茶座特邀哲学系杨松老师就研究生如何做好学术研究等大家较为关心的话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经验交流会。辅导员朱晓芳老师和哲学系2011级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茶座。杨松老师通过介绍自身的求学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学术研究经验,旨在为迷茫于研究工作的开展、新鲜的研究课题的入手、纷繁复杂的学术资料的收集、专业学术论文的撰写等方面问题的研究生同学指点迷津,建立学术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
首先,杨老师从亚里士多德提到的哲学与科学诞生所需要的三个条件——惊异、闲暇、自由谈起,分享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看法,他认为,学术研究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好奇心、闲暇、满足感。杨老师强调了夯实理论基础对于提升学术的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学会从某一问题出发,发散思维、由点到面,通过学科交叉,善于将其他领域的知识服务于该问题,通过反复的思考与关注,从而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同时,杨松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三种进行学术研究的方式,并举例加以深入阐释。同学们从杨老师深入浅出的介绍中开拓了思路,对于如何开展学术研究有了更多的思考。在互动活动环节中,大家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杨老师进行了详细的交流,杨老师幽默的语言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最后,心语茶座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本次心语茶座活动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展开,缩小了同学们与杨老师的距离感。杨松老师针对夯实哲学基础理论、确定学术研究领域、学术论文的撰写,以及研究生应当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等方面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消除研究生学习过程的困惑,使同学们更好地认清自己的研究方向,尽快走出迷茫期,踏上学术研究的正轨。
(人文学院 赖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