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0—11日环境与生态学院赴长汀开展水土保持等系列活动。
长汀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城之一,水土流失历史之长、面积之广,居福建之首。近期,党中央、习近平副主席两次对长汀水土保持治理作了重要指示。在校领导、校科技处、资产后勤办等相关部门关心和指导下,经前期实地考察,与长汀县政府初步商定将“厦门大学水土保持试验基地”设在长汀县三洲镇。三洲镇划拨2000亩地给厦门大学作为试验基地。我院将具体将围绕着“长汀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严重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生态农业发展与示范、水源安全保障技术、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网络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政策和管理制度创新研究等方面契入,开展系列实质性工作。
作为“厦门大学水土保持实践基地”各项工作的序曲,此次我院携手长汀进行为期两天的环保实践与宣教活动,一方面着眼于长汀的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另一方面也是对厦门大学光荣传统的传承。
3月10日早晨,在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克夫、团委书记林明华、团委副书记黄建珍以及李振基教授的带领下,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在内的共六十余人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奔赴长汀的路途,当天虽然雨水纷纷,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在接下来的两天内,师生一行人先后在长汀县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汀银杏生态园,长汀县三洲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实践与宣教活动,举行了厦门大学水土保持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并亲手在此种下了一株株杨梅树,收获颇丰。
一、实地考察圭龙山保护区,领略森林生态系统风貌
我们活动的第一站是福建省长汀县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长汀县圭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汀县保护最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风景秀丽,是长汀县内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拥有福建省唯一最大面积的天然黑锥林群落。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引领介绍下,我们对保护区进行了参观考察,学识渊博的李振基教授对每一种植物都如数家珍,仔细地将其特性,生长环境要求,生态功效等娓娓道来,同学们认真聆听李教授的讲解,不时提出一些问题,神游其中,受益匪浅。
二、银杏生态园内修枝、松土,了解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当大家还对圭龙山自然保护区的神奇风景意犹未尽之时,我们已经抵达了第二站:厦门树王公司长汀银杏生态园,该银杏生态园是全国银杏种植与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示范基地,从成立起坚持绿色环保无污染,走人和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长期与我院进行合作。银杏树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防治水土流失的生态效益。在公司领导的简单介绍之后,大家纷纷拿起工具,投入到漫山遍野的银杏林中去,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除杂草,松土,进行枝叶修整,学院领导和老师也身体力行,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希望这些银杏树能茁壮成长,早日为当地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做贡献。
三、携手三洲中心小学,大力普及环保知识
3月11日早晨,学院领导和学生来到三洲中心小学进行了生动活泼的环保宣教活动。受到了当地镇政府和小学的热烈欢迎。本次宣教活动的主题为“环保建设我先行,生态建设我参与”,旨在通过知识竞赛,环保知识游园,环保主题小游戏等形式向小学生普及宣传环保知识,倡导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克夫、李振基教授、团委书记林明华、团委副书记黄建珍以及三洲镇政府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与小学生亲切的互动。我院学生的一曲环保公益歌曲《呼唤》将活动主题凸显的淋漓尽致。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四、实践基地植树,共建生态三洲
3月11日下午,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厦门大学水土保持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在一片杨梅林中举行,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克夫进行了简短的致辞之后,大家在长汀县三洲镇亲手种下了一株株杨梅树,并寄予了美好的祈愿,正所谓“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希望能为长汀的生态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此次生态实践活动,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传承艰苦奋斗的历史精神,与长汀县政府携手,将科研与推动民生相结合,共建生态长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在不断地合作之下,必能为大力治理水土流失,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贡献力量。
(环境与生态学院 黄建珍、张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