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挑战杯”厦门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初赛结果近日公布,材料学院7支团队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挺进复赛。其中包括Greengrows团队的环保型无松香无铅焊膏、SI团队的元素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善团队的厦门中善隔热材料有限公司、鹭磊厦鑫团队的安奈纳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宏鑫团队的防雾、自清洁玻璃的研制与应用、商海蓝“涂”团队的鹭恒防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及ONE CENT团队的ONE CENT有限责任公司。据悉,进入复赛的团队共41支,项目来自材料学院的团队就达7支,其中3只团队的队长同样来自材料学院。
近年来,材料学院为切实加强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制订了一系列措施,把重点放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上。学院把大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创业作为重中之重,制定了学生第二课堂计划,着力突出三个“重点”。一是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参与面宽的学生学术科技及创新创业型团队,以“挑战杯”两大赛事为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同学的科技创新意识,为优秀科技创新创业的思想和成果的涌现创造机会;二是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创新活动载体,举办材料学院学生科技文化节、设立“天生我材”创新基金、依托“天生我材”学社组织研究生学术品牌活动,打造材料学院学科特色品牌;三是重点加大与专业相关、与“挑战杯”等学术竞赛相关联的社会实践力度,注重转化科研成果的成效。2011年暑期,学院各级同学也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踊跃参与专业实习,专业实习团队和参与队员数量占全院团队和人数总数的50%以上。
目前,材料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批学生科技学术创新指导教师团队,既包括刘兴军、戴李宗、彭栋梁等学院领导,又有王翠萍、李磊、曾人杰、吴德志、周忠华、施展等中青年科研骨干。刘兴军、王翠萍、戴李宗、李磊等教授指导的项目和团队曾出现在多届挑战杯国赛、省赛赛场,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当前,刘洪兴、龚剑亮、赵龙泽等同学正根据自身作品的特色,围绕作品的核心概念、筹资与财务运作、企业文化建设、产品市场的独创性和持续发展力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他们将带着思维的火花参加“挑战杯”校赛复赛、决赛和省赛、国赛金、银奖的角逐。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现在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当代中国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的赛事,每次都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投身到这项比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
(材料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