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努力再努力;前进,前进再前进。”92岁的陈奶奶慷慨激昂地勉励着孩子们。
“奶奶我们还会再来看您的,您一定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泪水浸透了离别的话语,不忍说再见。

2012年3月3日下午,来自人文、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化学化工学院的24名同学来到了位于厦门明爱老人服务中心。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为迎接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团委主办,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了此次的“三月学雷锋,携手共敬老”走进明爱老人服务中心的活动。
春日的午后,阳光散落一地,捎着青春的微笑,带着暖暖的爱意,志愿者们来到了明爱老人服务中心。这栋三层楼高的小洋房,住着120多位老人,楼里充斥着浓浓的药水味。院长安排了一些神志清醒,可以交流的老人,将24位志愿者分成两组,分别到二楼、三楼和老人进行沟通。
老人们和善地看着孩子们的到来,眼神里闪过喜悦和惊奇。二楼的窗子边一位阿嬷,一盘跳跳棋,一个人下着。三楼的沙发上一位阿公,一盘象棋,一个人走着。一个个的隔间里,住着一颗颗渴望温暖的心。我们只盼短暂的停留,能让他们遗忘一寸孤寂的时光。
我们陪着阿公阿嬷下棋,惊叹着他们的棋艺;陪着老人们闲话家常,倾听着他们的故事,了解过去的厦门,感受老一辈的心酸坎坷。对耳朵不灵敏的老人我们就用文字交流。

此外,通过和院长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创办于2000年的明爱老人服务中心是厦门第二家民办养老院。建立初期只有两对夫妻入住,目前已有120多位老人。经常有学生过来看望老人,开展志愿活动。以厦门大学为主,也有集美大学、理工学院、外国语等学校的学生。院长表示,敬老院非常欢迎这类志愿活动,因为平时老人很少有机会聊天,孤独寂寞,无聊,与年轻人沟通老人很开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敬老”定为“学雷锋活动日”的主题,是当代大学生积极学习雷锋精神的体现。他们是为社会发展做出过贡献的群体,是一个经历过沧海桑田,尝遍了人间冷暖的群体,也是最需要帮助和陪伴却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敬老院中的老人更是如此。
但愿你我成为敬老院的常客,常常捎去哪怕一丝的温暖。
(人文学院 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