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学校部署,数学科学学院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扣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才,得到学生的广泛积极参与,活动效果扎实生动。
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数学科学学院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核心,以党校、团员民主评议、学生骨干培训班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党史党情教育,引领青年学生跟党走。
4月17日上午,厦门大学党委党校第47期(学生)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数学科学院、软件学院学习班开学仪式在海韵实验楼105室举行,来自数学科学学院、软件学院的58名学员,将按照校党委党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及授课内容,以学习动员、辅导报告、小组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结业考试、大会交流、学习总结等教学环节,接受党的基本知识的思想洗礼。
从3月下旬开始,按校团委的通知要求,学院团委结合学生成长实际扎实开展团员民主评议活动,在活动中嵌入党团知识竞赛、志愿服务、游园活动、团队训练等内容,使原本相对枯燥的团员自评、互评活动形式更加活泼,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效果更加潜移默化。
从4月中旬至5月中旬,数学科学学院学生骨干培训班在漳州校区举行,内容包括重温经典论著、实务培训、经验交流、小组研讨、实践体验等,进一步夯实一二年级学生党建的基础和源头作用。
创建优良学风是一项民生工程
创建优良学风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也是让每位学生受益的民生工程。数学科学学院把创建优良学风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实施“早餐工程”、“学业帮扶”等活动,并召开学风表彰大会树立典型,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立足岗位比学习、比先进、比进步,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氛围,让每名学生受益。
4月13日下午,数学科学学院2011年学风表彰暨校庆期间奖学金颁发仪式在海韵教学楼504报告厅举行,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谭绍滨教授、学院党委书记张明智、副院长邱春晖教授出席仪式并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今年,学院在校庆“三大奖”评审中,本科生沈忱荣获“嘉庚奖学金”、博士生王焰金荣获“本栋奖学金”,创造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
由09/10级本科生党支部开展的“早餐工程”,旨在督促一二年级本科生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中去。主要内容是早晨7:10由志愿督导员叫醒学生早起吃早餐,晚上11:30熄灯之后督促关闭电脑早休息,志愿督导员面向全体同学志愿招募。目前,这项活动推行近1个月,得到了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活动效果显著。
2010年9月开始在08级本科生中开展的“甲方乙方学业帮扶”活动,以学习优秀的基地班同学为甲方,存在学业问题的同学为乙方,开展学习小组互帮互助活动,每周一到周四到固定教室进行集体晚自习。这项活动开展一个多学期来,乙方同学在遇到问题时,有一个固定的甲方团队可以帮助解答,在学生中间形成了互相督促、齐头并进的好势头。
四月花开,鹭岛飘香,举院同庆母校90华诞。按学校的部署,学院围绕“感恩·责任·奉献”的校庆主题,认真组织学生参与校庆各项活动,在校庆“当好主人翁,作好东道东”的实践中创先争优,使校庆真正成为学生的节日。
校庆期间,学院邀请了包括菲尔兹奖获得者Zelmanov教授,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数学部主任Grace Yang教授,加拿大华人科学家沈善普教授,中科院林群院士、郭柏灵院士,著名精算学家李政怀教授,方正世纪副总裁叶平先生等学术大师、知名校友走进厦大作演讲,精心打造学术盛宴。同时,学院还安排多场座谈会,学生通过与他们的‘零距离’接触,感受大师风采,分享魅力人生。
3月中旬开始,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了“我为母校送祝福”、“我最想对母校说的一句话”等活动,学生通过亲手制作电子贺卡,表达对母校的祝福,献给母校作生日礼物,电子贺卡、“传递祝福”在学院网页上滚动展示。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与“感恩南强基金”捐款活动,学生捐款十分踊跃,仅09级本科生一个年级便捐赠了3746.5元,人均捐赠近30元,以实际行动传承嘉庚精神。组织开展以“缅怀先贤,立志成才”为主题的学习体验活动,4月1日下午硕士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研究生参观校史馆,在校主陈嘉庚先生铜像前三鞠躬,缅怀校主功绩,表达内心崇高敬意;4月8日下午学院师生与陈景润夫人由昆女士及其家属一行4人,在海韵陈景润先生铜像举行仪式,缅怀陈景润先生执着追求,献身科学,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感人事迹,以此弘扬科学精神,刻苦求学。
此外,学院团委还认真组织“文明伴我行,携手迎校庆”、“美化宿舍迎学长”、“创先争优迎校庆,清洁文明我先行”等主题团日志愿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中,清洁了宿舍卫生、扮靓了校园环境,在享受劳动带来快乐的同时,体会到了作为新一代厦大人的责任和荣耀,感受到了“创先争优”就在身边、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