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隆重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厦门市妇联在市老年活动中心音乐厅召开厦门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暨表彰大会。会上,生命科学学院妇女委员会荣获“厦门市先进基层妇女组织”称号。
生命科学学院妇委会自成立以来,在厦门大学妇女委员会、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妇女组织职能、团结学院广大女教职工、发挥妇女在推动学校和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立足岗位,带头建功
生命科学学院女教职工占全院教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学院妇委会班子的五名成员由来自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各个岗位的女教职工组成。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廉洁高效,积极探索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女教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科研方面,造就和培养了一批女性杰出教师,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一名、闽江学者一名,教授、博导五名。女教师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领域,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近五年来,女教师主持的项目经费近3300万元,发表第一单位SCI论文74篇。
在教学方面,广大女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持、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三门,国家级双语示范性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各一门,主编《华南地区常见动植物图鉴》(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上,她们亲切自然、通俗易懂的授课风格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年度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屡获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佳绩。
在行政、后勤方面,广大女性秘书几乎撑起了一片天,在学院秘书文化的倡导下,她们努力拓展国际视野,自觉学习提高业务知识,凝练团队作风,为学院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为学院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两年来,承担了5场国际大型学术会议的会务,协助学院顺利完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负责国际硕士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组织活动,发挥作用
妇委会积极组织女教职工参与各类文体活动,精心筹划,带头参与,积极备战,充分发挥了妇女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历届学校教工运动会中,女教职工均取得较好的名次,如铅球、短跑、长跑等田径项目,成为传统得分强项。在2010年校工会、妇委会组织的纪念百年三八节——“三月的风采”大赛中,妇委会发动了从领导到家属所有的力量参与到活动的筹备和比赛中来,妇委会成员团结协作、工作活跃,在后勤保障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预赛中,取得了知识问答、我型我秀、风采展示等所有环节的一等奖;在决赛中,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佳绩。
树立新风,创建和谐
基层妇女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开展妇女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学院妇委会在“实”字上求成效,关注民生,努力为我院妇女办好事、办实事,为和谐学院建设作出了贡献。如关注妇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女研究生推荐就业单位,充当“红娘”介绍对象,慰问生育女教职工。此外,妇委会发挥组织优势,以和谐家庭建设推进学院和谐发展,引导广大女教职工积极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女性在家庭生活、孩子教育、营造和谐等方面承担重要角色。我院广大教职工家庭生活幸福,孩子健康成长,教职工的孩子曾获得厦门市高考状元和中考状元。
创先争优,周密部署
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妇委会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帮助一个女学生,带动一个贫困村”、“成立一个活动队,凝聚全院女同胞”、“每月两个生活小妙招,服务全院教职工”活动,通过项目化运作,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生命科学学院 薛志平)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