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醇醚酯国家工程实验室召开2010年会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9日 来源:

1月15日,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暨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年会在化学化工学院卢嘉锡楼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和厦门市发改委的官员与校内外的20多位煤化工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万惠霖院士主持会议。

实验室主任张鸿斌教授汇报了国家工程实验室2010年的工作成效和2011年的工作计划,并重点介绍了成果产业化情况。

2010年度,国家工程实验室“边建设边运行”,致力于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新增纵向项目19项,经费合计2707 万元;新增横向技术开发项目8项,经费合计366.8万元。至此,实验室累计在研项目48项,累计经费5819万元。年度申请发明专利16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9项,发表论文50篇。

甲硫醇合成用催化剂完成吨级工业生产,并在万吨/年级蛋氨酸厂甲硫醇合成装置试用,运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从法国进口的同类型催化剂,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解决了蛋氨酸生产的原料瓶颈问题。多壁碳纳米管在新疆库车建成生产装置、试车成功并投入运行,产能可达十吨/年,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正在与国际买家洽谈供货协议。用于合成气制低碳醇醚、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高新催化剂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将进行工业放大、中试。

与会领导、专家学者认真审议报告,充分肯定了醇醚酯国家工程实验室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认为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发挥了厦大的应用基础研究优势与特色,汇聚整合了国内产学研各方的力量,发挥了在能源化工特别是新一代煤化工行业技术攻关的平台作用,实现了若干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项目的工业化、工程化,为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做出贡献。大家希望实验室继续加快研发大楼的建设,以便尽快申请国家验收。与会专家还就组织新一代煤化工产学研联盟事宜进行了研究磋商。

(醇醚酯国家工程实验室)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编辑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