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化学化工学院召开2011年度科研工作会。会议总结回顾2010年学院科研工作,研究部署2011年的科研工作。学院领导、各课题组组长等相关代表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学校科技处、资产公司负责人到会指导。会议由院长黄培强主持。
江云宝副院长做科研工作报告。2010年学院科研工作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多项指标保持或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列。据初步统计,2010年,学院发表SCI收录论文数再创历史最高水平,SCI收录论文 384篇,较2009年增长约12%,EI收录论文 227。发表高质量论文成绩显著,其中JCR一区论文 64篇,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自然•化学》、《自然•纳米技术》各发表论文1篇,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课题立项方面,2010年获批“973计划”课题4项,“863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项,其中获批创新群体1项,延续资助创新群体1项,重点项目5项;签署横向科研项目逾50项,其中单笔合同经费百万元以上项目6项,1项成果转让到国内企业,合同经费2500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 6个。到位科研经费10232万,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较2010年增长32%,其中纵向到位经费 8373万,横向到位经费1859万。
卢英华副院长提出科技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承接企业委托研发项目是学院科研工作的新增长点。要充分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利用学院的优势,将化学应用与化工紧密结合,推动实验室成果的放大研究,为企业服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在大会交流阶段,谢素原、夏海平、郑南峰、陈晓东、高锦豪等五位课题组组长就组织原创性科研、发表高水平论文、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等作交流发言,与大家分享经验体会。新任命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兆雄教授就实验室建设在会上发言。万惠霖院士对学院科研项目立项、平台争取提出前瞻性建议。
会议还就研究团队、课题组制度、科研平台谋划等工作展开讨论,与会代表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科技处处长李清彪、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邱七星先后做了讲话,他们对学院的科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各类项目立项、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此次会议在2011年初召开,既是辞旧迎新,更是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学院将紧密结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打开“十二五”学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确保新时期学院科研工作科学发展。
(化学化工学院)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