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厦门电台:厦大团队发现新型“绿色”吸附剂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4日 来源:

近期,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区(ōu)然雯副教授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一团队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环保吸附剂。研究结果8月10日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旗下子刊《自然·可持续发展》发表。

这一新型环保吸附剂名叫“螺吡喃”,它借由光亮的调节,不仅可以快速吸附水中的盐离子从而获得淡水,还能将吸附的这些盐离子成功析出,从而使得吸附剂可以循环使用。这一成果或将为未来开发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术提供一种新思路。

据了解,咸水脱盐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现有的脱盐技术存在低效、高能耗的弊端。例如,在利用吸附剂脱盐时,现有的吸附剂在吸附去除盐离子后,大多需要使用化学试剂或提高温度等手段实现吸附剂的循环利用,存在着二次污染或能耗较高的问题。区(ōu)然雯团队一直致力于研发一种既高效又低能耗的吸附剂,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他们发现了“螺吡喃”。区(ōu)然雯副教授说:

【0220螺吡喃这个材料在光的调控下正好是我们想要的一个结构,在黑暗的条件下,它可以实现正、负两个离子同时存在的状态,然后在可见光,比如太阳光,这种照射的情况下,它又可以变成一个不带离子的状态,这样子就可以在光的调控下实现离子的吸附和析出这两个过程。】

团队将“螺吡喃”分子固定于铝基金属有机框架中,充分利用它“遇暗变阴阳,遇亮则复原”的奇妙特性,借助光亮的调节,完成盐离子吸附和析出的过程,从而实现咸水脱盐和循环使用的“双重目标”。区(ōu)然雯副教授告诉记者,接下来团队将在这次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研发针对性吸附盐湖和海水中锂离子或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

【0815汽车,手机,电脑等等各方面都需要用到锂电池,锂电池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了。海水中的锂含量是地壳中锂含量的2万多倍,如果我们可以从海水中选择性的提取出锂离子资源,那我们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偌大的锂资源储备。另一方面,我也想基于目前的工作,开发一种可以针对性吸附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废水、保护环境。】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