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厦门电视台:鹭岛忠魂 丰碑永铸(一):厦大传奇学生罗扬才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0日 来源:

厦门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这片土地上涌现出诸多革命英烈、时代英才,上演过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一年一度的清明来临之际,当我们感叹城市美好、生活幸福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祭奠缅怀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牺牲的先烈们。今天(5日)起,《厦视新闻》推出系列报道《鹭岛忠魂 丰碑永铸》,带您了解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

今天我们首先走进厦大传奇学生罗扬才。罗扬才是厦门第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书记,第一个总工会委员长,第一个革命烈士。从1925年他真正走上革命道路,再到他牺牲,仅仅两年时间,他就成为厦大和厦门市委组织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厦门的学生领袖和工人领袖,罗扬才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抒写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

“为革命而死,我们觉得很光荣,很快乐。不革命无以救中国!我早已视死如归,准备牺牲。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罗扬才牺牲前写给中共闽南特委的诀别誓言。

在厦大烈士陵园里,罗扬才烈士的塑像赫然挺立。1905年罗扬才出生在广东大埔县,虽然从小家境贫穷,但他勤奋好学追求进步。1918年3月,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师范学校,在经济生活上给予了学生许多优惠,罗扬才受此鼓励,在1921年3月转入集美学校师范部。在集美师范就读期间,罗阳才开始广泛接触新思潮,1925年,当罗扬才转入厦大教育学本科时,他已经是一名坚定的革命者了。

厦门大学军事研究室主任 谢素蓉:当时厦门大学可以说是福建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讲堂。那么在1922年的时候,厦大进步的团员施乃铸,他就已经在校内外积极活动,传播马列主义了。在1925年春天的时候,罗扬才从集美考入了厦门大学,在这里很快他就成立了一个闽南文化促进社,来推广新文化运动,同时宣扬马列主义。

1925年11月,罗扬才作为厦门学生联合会代表到广州,参加两广地区大学生代表会时,被介绍入党,成为厦门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此后随着罗秋天和李觉民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厦门大学支部顺利成立,这也是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罗扬才任书记。厦大党支部建立仅一年,就在闽西南地区发展了230个党员,建起28个党支部,由此揭开福建革命史的新篇章。

1926年9月4日,鲁迅来到厦大任教,当时正值北伐军挺进福建,罗扬才经常给鲁迅带去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胜利的消息。因为信仰的志同道合,他们很快成为了忘年交,鲁迅更在给青年学生讲课中提到,要做罗扬才这样的“好事之徒”。

当时二十出头的罗扬才已经既是学生运动的领航人,又是工人运动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厦门工人掀起了一场以“二五加薪”为目标的“罢山罢海”斗争,并获得胜利。1927年1月,中共厦门市委成立,罗扬才任组织委员,1月24日,他当选为新成立的厦门总工会(筹备会)委员长。然而就在厦门工人运动高潮迭起的同时,危险也正悄悄靠近。

厦门大学军事研究室主任 谢素蓉:因为我们知道当时厦门的革命运动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所以就引起了当时反动当局和国民党的记恨和恐慌,1927年4月初,厦门警备海警司令林国根和当时国民党厦门党部筹备处主任李汉卿,他们两位就背叛了革,在4月9日就逮捕了罗扬才杨世宁等7名共产党员,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迅速引发了厦门三千多人大游行大罢工,要求释放罗扬才。

厦门反动当局惧怕群众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他们不敢执行“就地枪决”的电令,当即将罗扬才等人秘密押解到福州警察局关押。中共闽南特委和厦门市委也积极设法营救,但最终没能成功。在福州监狱中,怀揣着一腔革命热血的罗扬才已知自己时日不多,他托人带密信给中共闽南特委,写下诀别誓言。

1927年6月2日,罗扬才高唱《国际歌》走上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2岁。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