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福建侨报:一年一度“中国日”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27日 来源:

“中国日”是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特色活动,于2013年举办首届并延续至今。“中国日”每年12月举办。它不仅为海外学生提供趣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充实了校园生活,增加中外学生的交流与对话;还为参与其中的国内学生们,提供了与海外学生交流的机会,为日后出国传播传统文化奠定了实践基础。本期版面将重点回顾海外教育学院2016年的“中国日”,为读者展示“中国日”的更多精彩瞬间。

美食区

美食组是大项目,当学生们看完精彩表演,纷纷涌向“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区时,美食组是首先受到关注的区域之一。

第一弹:包饺子

留学生们看到美食组展区的饺子皮和饺子馅儿,跃跃欲试,纷纷去洗手戴上一次性手套,迫不及待地动手包饺子。有的认真研究中国传统饺子的形状;有的则别出心裁地将饺子做成了各种形状。当包好的形状各异的饺子一下锅,香气顿时弥漫了展区。待饺子煮熟后,学生们开始津津有味享用美食。

第二弹:煮汤圆

在煮饺子的同时,美食组还用另外一口锅为中外学生煮起了汤圆,让中外学生们一起感受象征团团圆圆的甜品。

第三弹:涮火锅

做好饺子和汤圆后,中外同学在美食组的组织下开始围在桌子四周一起涮火锅。考虑到大家的饮食习惯,美食组准备了一个红汤锅、一个清汤锅以及各种煮火锅的食材,还准备了扬名海内外的“老干妈”。不少留学生将煮好的食物拌上“老干妈”一起吃,大呼过瘾。整个展区香气四溢,为“中国日”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

(徐勤)

书法区

如何握笔、怎样起笔……留学生们正在仔细地听讲、认真地模仿。组员们还向外国留学生介绍了“福”、“春”的含义,告诉他们过年的时候要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到了”,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在红纸上写下了充满“福”和“春”。还有的外国留学生在指导下一笔一划地写上了自己的中国名字,并用自己国家的文字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中文名下面。他们觉得有中文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陈诗炜)

剪纸区

活动当天,为保证万无一失,剪纸活动的负责学生们早早地来到了活动区布置场地。当天,剪纸组以“十二生肖”为主题,准备了十二生肖册,里面有十二生肖的中英文介绍,还有其他已经剪好的剪纸,比如功夫、乐器等,桌子后以相册形式展览了精致的十二生肖剪纸,吸引了很多留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在了解自己的生肖后,还纷纷拿起样品试着剪起来。有的花了一个小时完成作品,那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怎么也掩饰不住。

(郑娟)

品茗区

有时候安静地坐着也是一种美好,在喧嚣的文化展区中,茶文化展区为前来参观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休息的空间,在品茗的过程中也促进了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交流。

茶文化展示区的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铁观音茶艺表演,表演铁观音泡制过程,包括展示茶具、泡茶和品茶三个部分;二是引导学生参观、体验泡茶过程并介绍相关茶文化知识,除铁观音茶艺表演外,还会向学生展示功夫茶、绿茶泡制的简单步骤。

(陶晚晴)

中国结区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代表着团结幸福平安,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文明中的一个符号。中国结有:双钱结、纽扣结、琵琶结、团锦结、十字结、吉祥结、万字结、盘长结、藻井结、双联结、蝴蝶结、锦囊结等多种结式。

“中国日”当天,展示区各种样式的中国结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驻足。一些女同学更是对这些五彩缤纷的绳结赞叹不已,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样式,小小的展台不一会儿就围满了人。一位留学生首先尝试编织最基本的手链,成功后,所有围观的同学都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学习欲望,整个展区“热”了起来。

(尹娇)

丹青区

在国画组的桌前,数十个留学生正聚精会神地画出融合自己想法的根根劲竹。随后,是春意盎然的兰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夏荷,是冬来绽放的腊梅……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来来往往,一幅又一幅栩栩如生、形象美妙的国画通过他们仔细地描画展示在大家面前。

由于海外留学生们热情高涨,活动中甚至出现纸张笔墨用量告急、人数过多没有位置等突发情况。留学生们的热情,让活动组织者们倍受感动。

(陈淑仪)

【责任编辑:】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