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东南网:厦门大学国际学院:打造学生跨国际交流学习能力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9日 来源:

东南网8月7日讯(通讯员 王荔琴)近日,由厦门大学国际学院主办的厦门大学2017英语达人秀决赛在国际学院落下帷幕。参加决赛的12名个人选手及6个团体,是从来自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医学院以及厦门一中、松柏中学、科技中学、海沧实验中学的300多名选手经过初赛、复赛两轮角逐产生的。

厦门大学国际学院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国际化教学和人才培养。厦门大学英语达人秀赛成为该院主办的传统赛事,旨在为大学生及中学生提供展示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机会,促进校际院系间英语教学交流。

不仅每年举办校际间的英语大赛,在厦大国际学院内,英语听说、阅读、写作、学术英语、综合英语等课程始终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学院每年还在院内积极组织英语大赛,设立语言高分奖等激励学生学习英语。据统计,厦大国际学院学生目前雅思最高分为8.5,6.5分及以上的学生达到了379人。

成立于2005年的厦门大学国际学院,直属于厦门大学,公立办学。同时国际学院是在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直接指导、被中心指定为在福建地区唯一的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学院所有的海外合作院校都是国家承认的正规高校,学生从这些大学获得的文凭都可以认证。

办学多年来,厦大国际学院面向世界各国和台港澳地区筛选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使学院现有全职教师中90%以上拥有海外留学背景,教授、副教授、博士占比为76%。同时,学院通过选派教师赴英国、爱尔兰、加拿大等合作院校进行教学培训、教育质量内外审等多种形式,组织中外师资交流,建设和培养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国际交流能力强、能熟练进行中英双语教学的国际化专业教师队伍。

为了保障中外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厦大国际学院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符合国际化教育特点的教学与管理机制。比如课外辅导机制,国际学院为每位教师(从教授到助教)配备了17平方米的独立办公室,推行周一到周五全时工作制,教师们在上课之余在办公室进行备课、研究、单独或小组辅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针对课堂的管理,国际学院组织行政老师及辅导员进行查课,记录老师授课情况、学生学习状态,做到了“每课必查”;此外,学院积极与家长交流沟通,共建“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共同督促学生学习。每一次与家长交流的时间、事由都进行详细的记录,独创学生管理交流档案。

据了解,2017年厦大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再创佳绩,99名学生升入国内外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其中66名学生进入世界前100名大学攻读硕士及直博研究生。根据2016-2017QS世界大学排名,该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届毕业生进入世界前100名大学攻读硕士及直博研究生人数已达165人。

同时,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大战略下,厦大国际学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主动融入其中。厦大国际学院院长郑通涛教授表示,文化与教育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五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而人才培养又是“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的重中之重。“一带一路”的文教融合,应对接沿线各国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寻求中外教育合作最佳契合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促进与沿线各国教育的互学互鉴、互联互通,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提升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目前,厦大国际学院已经搭建了“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平台,与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蒙古、迪拜、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土耳其等沿线国家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的双向留学、师资培训、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

【责任编辑:】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