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财新网: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历史的回馈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5日 来源:

2017年05月14日 10:02 来源于财新网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中国大学第一所海外分校,规划投资约20亿人民币。教育在“一带一路”中有何机遇和挑战?

【财新网】(特约作者 马岩岩)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西南45公里的雪兰莪州沙叻丁宜,是中国大学第一所海外分校。财新记者在2017年4月底来到这里时,校园已初具规模:第一期工程13栋大楼,包括教学楼、学生公寓、餐厅、学生活动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教务处负责人张颖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称, “2016年2月开学时,宿舍楼和学生活动中心已建好,开学后,学生暂在学生活动中心上课。这两幢楼在2014年10月动工,2015年10月份建成,2016年2月开学,马来西亚政府部门非常惊讶,他们称这是‘中国速度’。”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占地150英亩,规划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规划投资约13亿马币(约20亿人民币)。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共13 栋大楼,投资约8亿马币(12.7亿人民币),已于2017年4月底完工并交付使用。学校2016年2月22日迎来首批新生187人,仅仅一年多,在校生就达到了近2000人。

为何在马来西亚建校?

2011年3月,马来西亚教育部时任副部长拿督何国忠向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提议,希望中国大学能在马来西亚设立分校。“马来西亚和中国关系很好,从外交到经贸合作,希望中国大学来这边开分校。” 何国忠对财新记者回忆称。

至于为什么选择厦门大学,何国忠表示:“厦门大学和马来西亚的渊源最深厚,因为是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对马来西亚比较了解,马来西亚学生在厦大读书的也有很多。”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是福建人,早年随父下南洋,在新加坡开米店,产业遍布东南亚各大城市以及香港、上海、厦门、广州等地。1921年,陈嘉庚感受到福建文化教育落后和人才匮乏,便投资100万元创办厦门大学。对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建立,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表示,厦大回到嘉庚先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马来西亚创办分校,“这是历史的回馈”。

面临的困境

“海外办学没有任何先行者,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碰到石头就搬掉。”张颖说。“建校过程中,遇到了招生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诸多困难。”

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招生分三个渠道:第一种是本地招生,通过去学生所在学校办教育展,举行讲座以及邀请学生到大学参观等方式;第二种是在中国招生 ,通过中国高考,厦门大学筛选学生来马来西亚分校就读;第三种为国际招生,通过不同国家的教育中介。

马来西亚私立大学以及学院总共超过500家,但马来西亚只有3000多万人口,供大于求。同时,马来西亚学生都比较偏向欧美国家的学校学习,如何让他们接受中国大学文凭,对招生来说存在巨大挑战。

针对中国学生来到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就读,因为教育规定不一样,也遇到阻力。马来西亚高教部从2017年1月1日起,规定国际学生英语必须达到雅思6.0或相应托福成绩的水平。“对于每年的500名中国学生,这不适用。我们中国学生是统一经过高考,达到厦大本部要求才被录取。因为这个问题,我们跑了很多趟高教部,但这个问题现在还在协商中。”张颖说。

除此之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厦大马来西亚分校须结合马来西亚高教部的要求,对个别学科进行调整。“比如会计专业在中国需要四年完成,而在马来西亚只需要三年。调整后的课程是保留所有厦大本校的主课,去掉政治课和体育课,马来西亚这边加一些选修课,这样课程就压缩到三年。” 张颖说:“调整后,我们的课程跟马来西亚其他私立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相比,难度会比较高一点,所以有些学生跟不上,存在学生转学的现象。但是作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我们不想降低质量水准。”

“一带一路”的教育先行者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在“马中经济合作高峰论坛”上,与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共同见证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协议的签署。也在这一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教育在一带一路中要发挥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 张颖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政治体制多样,地缘政治复杂。通过教育可以促进沿线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教育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种职能,可以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就决定教育需要先行。”

截至2017年4月底,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在校生为1915人,其中马来西亚本地学生1464位,由中国高考筛选来的学生440位,其余11位是国际学生,来自印尼、泰国、新加坡、台湾、日本、韩国、孟加拉等国。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办主任王华德对财新记者表示:“ 为了适应“一带一路”的需求,学校需要招收更多的国际学生,这个百分比需要达到20%以上。”

在课程设置方面,张颖介绍:“设置课程要考虑到先把厦大本部的优势学科放到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来,如化工专业,海洋专业,会计、商科专业等;其次要考虑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的要求,以及毕业生所学专业能够适应马来西亚市场需求;再次需要考量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培养’一带一路’人才的任务,所设定的学科,需要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与项目。”

在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开设的13个学科中,厦大本部的优势学科,如化工、海洋、会计、商科专业等,将成为厦大马来西亚分校重点发展的学科项目。不过更多马来西亚学生喜欢选择文科专业,如会计、商务、金融、管理等。

国际商务专业的马来西亚学生叶孙宏于2016年2月入学,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第一批入学新生。他对财新记者说:“当时来到厦大马校参观,感觉环境很好,师资也不错,所以就决定留下来。”他表示,以后希望可以到中国发展事业。

金融专业的马来西亚学生李学彰对财新记者说:“厦大分校能够增进大马和中国之间的友情,也让我在这里认识了许多来自中国的朋友,我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文化,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

在师资匹配方面,应马来西亚高教部要求,三分之一厦大马来西亚分校老师需要来自厦大本部,其余三分之二老师需从马来西亚本地或全球招聘。与其他马来西亚私立院校只负责教学不同,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教学实现了将教学与科研并举。例如,中国政府将中国东盟海洋学院建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而且学校拥有一艘全球顶级的科考船—嘉庚号,将来可以用作在东南亚海域进行科研考察。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