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海西晨报:首个党支部书记罗扬才烈士: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6日 来源:

2016年12月1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区域动态

“为革命而死,我们觉得很光荣,很快乐。不革命无以救中国!我早已视死如归,准备牺牲。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罗扬才已逝,他的声音仍在回荡。

罗扬才烈士是厦门大学学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厦门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领袖,中国共产党福建地方组织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他短暂的一生,可归纳为4个厦门第一:第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书记,第一个总工会委员长,第一个革命烈士。他的革命事迹,在福建革命历史上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是一面永远闪光的旗帜。

罗扬才1905年出生在广东大埔县枫朗乡坎下村,1921年3月到集美学校师范部学习,1924年考入厦门大学预科,1925年12月升入教育系。

厦门党、团组织建立后,罗扬才致力于开展工人运动。通过声援五卅工人斗争,厦门工人阶级的觉悟进一步提高。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罗扬才为迎接北伐军入闽,在厦门工人中积极展开活动。10月,北伐军入闽西挺进闽南。胜利消息传来,厦门工人极为振奋,在罗扬才的领导下,厦门工人掀起一场以“二五加薪”为目标的“罢山罢海”斗争。在“罢山罢海”的高潮中,厦门总工会(筹委会)于1927年1月24日成立,罗扬才任委员长。

正当厦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刻,右派反动势力通过一系列反革命政变,阴谋篡夺革命领导权,大力排挤打击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1927年4月9日,国民党右派在厦门发动反革命政变,于凌晨包围厦门总工会,将罗扬才等人“请去”,关押在海军司令部内。

当天下午,以码头工人为首的各工会代表3000多人,游行请愿,并冒着大雨在海军司令部门前示威。接着,厦门党组织又进行了多次营救活动,但都没有成功。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下令就地枪决罗扬才,厦门迟迟不敢执行,秘密将罗扬才等押赴福州。6月2日,罗扬才高唱《国际歌》走上刑场,英勇就义,时年22岁。

(党史专家陈炳三讲述 记者 蔡樱柳整理 )

【责任编辑:】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