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3 22:32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 苏伟珍 通讯员 李静) 11月12日,“中国金融开放与全球资产配置论坛暨厦门大学金融界校友2016年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等地的“中国金融界的厦大系”代表及厦大师生800余人共聚一堂,共同为中国金融业的繁荣发展献计献策。
此次论坛是庆祝厦门大学金融学科建立95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厦门大学校友总会秘书处、厦门大学旅港校友会金融分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主办。论坛旨在依托厦门大学经济金融学科的优势和丰富的校友资源,搭建厦大金融界校友分享、讨论金融政策及市场热点的共享平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成为汇聚厦门大学金融界校友情谊的重要纽带,凝聚金融共识与观点、智力支持政府决策的示范窗口,并搭建“中国金融界的厦大系”与其他金融圈的联系桥梁。

(图片说明: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发表主旨演讲)
会上,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张亦春,厦门国际银行执行董事、副总裁兼中国境内总经理章德春,德屹资本董事长朱德贞,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海通国际总裁林涌等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
除主旨演讲外,论坛还设有“中国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和“全球资产配置与量化投资”两个分论坛。来自大中华区金融行业的“中国金融界的厦大系”校友代表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相关领域的教师代表围绕这两个分论坛主题就人民币加入SDR、沪港通、深港通、房价与人民币汇率,以及在此大趋势下如何配置海内外资产并对冲管理汇率风险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建议。
据悉,厦门大学经济金融学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921年商学部下设的银行科,是中国东南沿海和经济特区中唯一的国家重点金融学科。2005年成立的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进一步推动厦门大学经济金融学科的国际化,成为中国及亚太地区一个活跃的、有影响力的金融学教育与科研的重镇。据统计,厦门大学经济学科95年来为社会输送了经济管理类人才超过10万人,他们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我国决策层和产经业界的中流砥柱,更有80%的毕业生供职于金融系统,叱咤驰骋于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