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人民网:厦大国际关系学院暨南洋研究院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8日 来源:

2016-11-05 17:17人民网

厦门院友会成立仪式。徐林 摄

人民网厦门11月5日电 风雨苍黄数十载,研精覃思一甲子。11月5日,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南洋研究院迎来60周年诞辰。来自世界各地学者、院友、在师校生、离退休教职工共聚鹭园,为母院庆生。

会议由厦大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党委书记范丽主持。教育部社科司综合研究学部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中心朱威烈教授,荷兰著名汉学家、史学家,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系、印尼系教授、华侨华人史研究专家包乐史先生,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院长李一平等各界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并致辞。院友代表,学生代表也在大会上做了精彩发言。

据介绍,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的前身是1956年教育部与中侨委合作在厦门大学成立的南洋研究所,从那时开始进行系统的东南亚与华侨华人问题的研究工作。2006年根据发展的需要,厦门大学在南洋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关系学院。从此,厦门大学国际问题的教学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南洋研究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开启了人才培养的先河。2007年,国际关系学院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08年开始设立国际硕士项目,同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批国际硕士生。累计培养毕业生875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32人(含境外本科生11人),已毕业研究生643人(含境外研究生112人)。目前,该院在我国东南亚研究学界已经成为影响最大、学科较为齐全、人数最多的专业学术机构,形成了以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中外关系史、宗教与文化等多学科和综合性的东南亚区域研究体系,涌现出了以韩振华教授、何启拔教授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综合研究学部召集人庄国土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在致辞中对该院60年来的发展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厦门大学因侨而生,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设立的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机构,也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朱崇实指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深入推进,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发展合作方式,“一带一路”开启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时代,为国际关系的研究与实践带来了新思路新概念新理论,而作为“一带一路”起点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各国之间的关系研究也一定会为该校东南亚乃至国际关系研究带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方向。

庆祝大会后,举行了主题为“中国东南亚研究六十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专家主旨演讲;当天还将邀请法国汉学家苏尔梦教授、荷兰史学家包乐史教授介绍东南亚华人坟山墓地研究工程成果,以及印尼雅加达华人公馆《公案簿》档案等相关情况。

(徐林李静)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