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 2014-12-08 00:00
●简介
克拉科夫孔子学院:2006年成立,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波兰雅盖隆大学合作组织的波兰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时20人左右,发展到今天已有1000多人。学院不仅教大家汉语,还有中国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多的波兰人学习中文了。
2012年,克拉科夫孔子学院特意请中国工匠制作了一条中国龙,让传统的中国龙走上克拉科夫的街道。(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晓平
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在孔子学院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及令她难忘的一件事,感动了现场很多人。波兰雅盖隆大学教授卡皮舍夫斯基先生,曾担任省长和驻外大使等要职。2006年,他不幸被查出骨癌晚期,生命仅剩3个月。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卡教授决心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创办波兰第一所孔子学院。
昨日在大会上,记者遇到了卡皮舍夫斯基教授的学生——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院长汪月霞。提及自己的老师,她双眼立刻湿润了:“他是开创波兰孔子学院的第一人,他把自己最后的生命献给了孔子学院!”她回忆说,卡教授在学校是社会学专业的,长期从事亚洲问题研究,尤其钟情于中国文化。他一直对波兰没有一所孔子学院、学校里没有设置中文系感到遗憾。他在给孔子学院总部的信中写道:“雅盖隆大学有着650年的悠久历史,应该建立一所孔子学院”。
卡教授的这封信感动了很多人,在中波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克拉科夫孔子学院成功开办,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波兰雅盖隆大学合作组织的波兰第一所孔子学院。
汪月霞是卡教授指定的孔子学院院长,在博士期间她就担任学院的秘书长一职。
汪月霞记得,卡教授到后来身体很虚弱了,本该在医院安心养病,可是为了孔子学院的建立,他坚持工作。她说,卡教授到后来思路还非常清晰,平均每两个星期给她布置一次工作,孔子学院成立期间,大部分的思路都来自于卡教授,她只是执行者。
“很遗憾,卡教授从来没来过中国。”汪月霞说,2006年5月,克拉科夫孔子学院成立,实现了卡教授生前的最后一个愿望。“大家都以为他会好起来,可惜他最终也没再站起来了。”2007年9月,卡教授去世,这期间本来有一次中国之行,可惜他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