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2013-12-10 00:00

黑色素瘤早期症状。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郭文娟通讯员李静)电影《非诚勿扰Ⅱ》的热映,让很多人认识了一种疾病——黑色素瘤。这种在短短数月就能夺走性命的恶疾,一度引起众人的恐慌。厦大近期的一项研究,将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福音。
昨天,国际权威刊物《自然》姊妹期刊《自然—化学生物学》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论文,题为“核孤儿受体TR3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性死亡”。这篇论文为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吴乔教授课题组和林天伟教授课题组联合发表,他们发现了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性死亡从而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信号通路。业界人士认为,这将为治疗黑色素瘤开启新思路、提供新靶点和独特的先导化合物。
吴乔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当把小分子化合物THPN与黑色素瘤细胞孵育后,一连串“神奇”的反应就开始了引发细胞过度自噬,最终导致黑色素瘤细胞走向不可逆的自噬性死亡。
林天伟教授课题组则进一步探明了THPN与TR3结合的构象和精确位点,为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
吴乔教授说,这一机制的发现只是初步研究成果,仍有许多未知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课题组会将此项研究继续深入进行下去。
【名词解释】
THPN:一种小分子化合物,是一连串信号通路发生的外在诱导剂。
TR3:一种靶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个器官中。
自噬:细胞在能量缺乏情况下消化自身细胞器的现象。
【小贴士】
黑色素瘤自检四招
1.边缘不规则,不对称;2.颜色不均一,不是黑色的,而是灰色、褐色、杂色的;3.生长速度过快,比如,3个月就增大了一倍,就要小心了;4.破溃,正常的色素痣怎么抠都不会破,一旦形成黑色素瘤很容易破,久不愈合,或愈合后反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