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香港文汇报:厦大生拍片揭「鹭漂」心声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3日 来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1-16]

●《鹭漂》创作小组中有5名学生来自外地,他们认为,厦门的城市包容性在不断延伸。 香港文汇报记者林舒婕摄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林舒婕 厦门报道)16分钟的纪录片《鹭漂》,触动了外界对厦门外来人员生活状态的关注和讨论。厦门大学广电专业7名大四学生的这份课堂作业,无意中走红内地网络,引发人们对厦门这个迎来30周年庆典的经济特区新一轮关注。

所谓「鹭漂」,即漂流在鹭岛(厦门别称)的外来人员。1年多前宋雪纯等人在网上看到的一组数据:厦门市常住人口中,约有一半是外来人口。他们为什么选择厦门?他们有怎样的生活状态?当时,刚巧广电专业开设了纪录片创作课程,在老师的建议下,宋雪纯、丁晓宇等7人组成课程小组,选定以这群外来人员为拍摄主题,并带来了「鹭漂」这个新名词。

此后9个月时间,他们平均每天至少花4个小时,进行策划、采访、后期制作。「讨论了多轮以后,我们圈定了30多人的采访名单。」宋雪纯说,这是7名组员第一次进行专业实践,大小事务都需要自己衡量决定,确是成长的一次锻炼。

历时9个月 访逾30人

大部分时间,担任摄影的吴宜浩扮演着旁听者的角色。但正是打工者讲述的故事,令这个福州大男孩动容。「开美发店的周阿姨,每天从早上8点半做到晚上3点,但当我们问她会不会离开时,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很喜欢厦门,真的不走了』。」

没有旁白解说的纪录片形式,城市的发展故事尽在受访者的讲述中。学生们的采访令货车司机季世林回想起刚到厦门的日子,「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现在每个司机都有保险,觉得生活有了保障。」厦门鹭达集团董事长张和辉也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办营业执照时,前后跑了16趟,而现在一次就能办妥。

老厦门人关注外来工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比较没有距离感。」厦大台湾教师陈经超的感受代表了不少「漂」在厦门的外来人员的心声。不少地道的厦门人,也在反思城市的包容性问题,这令从新疆前往厦门求学的小组成员丁晓宇颇为感慨。「几位受访的老厦门人都认为,自己仍有『坐井观天』的心态,在解决外来人口的就业、生活等方面,还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在丁晓宇看来,这恰恰最能说明厦门的城市包容性在不断延伸。

【责任编辑:】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