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 2011-06-24 15:00
此次的瓦尔提多恩国际音乐大赛,是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第一次大规模组团参加国际赛事。
文/记者 林晓云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 日前,在意大利第十四届瓦尔提多恩国际音乐大赛中,厦门音乐学子取得不俗战绩,共有15名学生分别在钢琴比赛、弦乐比赛中获得了特等奖、一等奖等9个奖项。两年一次的意大利瓦尔提多恩国际音乐大赛是欧洲较高规格的国际音乐大赛,此次共有来自十几个国家的100多名选手参与了竞争。
若在五六年前,听到本地音乐专业学生出国比赛,绝对是稀奇事,那时参赛,多是省内、国内的一些赛事,地点多在北京、上海。但近两年,大学生甚至中学生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性音乐赛事的越来越多了。
大中学生“出去”参赛战绩不俗
厦大艺术学院音乐系副主任陈舒华透露,他的学生李国超刚在西班牙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二名,还赢得了法国一个比赛的首奖。而此次的瓦尔提多恩国际音乐大赛,是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第一次大规模组团参加国际赛事。在6月12日先行结束的钢琴比赛中,他指导的中学生选手蔡宏博、李佳明包揽了A组比赛一等奖与特等奖,厦大学生林晨与柯可心的钢琴四手联弹获室内乐重奏比赛二等奖,饶舒璇获钢琴D组比赛第六名;在随后的弦乐比赛中,厦大学子又分别摘得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三等奖,小提琴独奏二等奖、三等奖以及大提琴独奏三等奖。
“走出去”的中学生也不在少数。早在几年前,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就有6名中学生率先赴美参加第十六届美国音乐公开赛,获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这两三年学校一直力推学生到国际赛场上锻炼,去年第十八届美国音乐公开赛总决赛,学生们获得四金一银两铜的战果。去年的第十届乌克兰克莱涅夫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年仅12岁的初一学生刘司宁获得了少年组第三名。
鼓励走出去,不一定为了拿奖
陈舒华表示,“走出去”的原因之一是这几年学生们进步很大,“有一定实力了”,实力带来竞争力,让师生们有底气尝试“走出去”。原因之二是厦大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的归国老师多了,国际视野拓宽了。“鼓励学生走出去。不一定为了比赛得奖,出去一趟,可以在音乐上学到很多”。据了解,学生们此行去意大利,虽然时间不算长,但对欧洲文化底蕴的接触,像是游学的效果,打开眼界,也看到了各国选手的优势、特点所在。
“这只是第一步,今后还会组织学生去德国、法国比赛”,陈舒华说,这次在意大利的赛场上,不少外国钢琴老师在听完厦门学生的演奏后,走过来说“特别棒”,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