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全国媒体 >> 正文
人民网:厦门大学:推动打造闽宁协作育人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来源:人民网

近日,46名宁夏师生来到厦门大学参加了为期5天的“行见八闽”——闽宁协作山海情大思政课主题夏令营。值得一提的是,该夏令营已经举办了两年,累计有近千名宁夏的中学生来厦大研学。

2024年8月,厦门大学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共同签署闽宁协作“大思政课山海情”行动计划合作协议,推进实施《全面推进“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在实践中推动“大思政课”融入闽宁协作。

打造闽宁协作育人“大课堂”

厦门大学与宁夏高校以推动两地高校深化全国重点马院建设为纽带,着力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师生交流等方面提升共建合作水平,打造“闽宁协作”思政课育人范本。

厦门大学社会保障学科带头人牵头与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成立社会学学科大思政联盟,开展《中国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社会福利》等课程思政教学的运用。用好国家教育智慧平台、厦门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平台等,整合“大思政课”线上数字场馆,打造“云端大课堂”。

同时,将课堂搬到红色纪念馆、科研实验室、飞行器发射场、红树林保护区等,形成“红色大课堂”“科技大课堂”“生态大课堂”,引导学生注重“行中学”“见中学”“做中学”,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拓展闽宁协作育人“大场域”

厦门大学师生在六盘山纪念馆研学。厦门大学供图

厦门大学充分挖掘闽宁两地独特资源,结合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及县中托管帮扶等工作,推动双方大中小学师生扎实开展研学实践,着力打造闽宁协作“行走的思政课堂”。

厦门大学每年举办“大思政课”主题夏令营,邀请宁夏师生来闽参加“追寻领袖足迹”系列主题研学实践,牵头组建“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协同中心,整合百余个实践研学点,培育多条精品研学线路,构建校地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区域共同体,协同推进思政育人实践提供了优质平台。

今年4月,厦门大学师生代表还前往固原,亲身体验了“徒步百里祭英烈”思政课研学实践,进一步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

构建闽宁协作育人“大师资”

双方高校不断增进教师交流互访,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整体水平。厦门大学持续选派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前往宁夏支教,并在“这条小鱼在乎”奖助学公益项目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小鱼看世界”研学活动,深化“山海情”精神内涵。

此外,厦门大学还邀请两院院士、学科带头人、航天英雄、大国工匠、时代楷模等走进“名师云讲堂”,让思政课更鲜活、更富魅力,切实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激发两地师生爱国热情和科学探索精神。

宁夏中小学生在漳州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研学。厦门大学供图

如今,这样的优质资源通过“名师云讲堂”等形式辐射到宁夏地区,让宁夏的师生近距离聆听大家之言,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两年来,闽宁两地协同育人实践成效显著。闽宁协作育人共同体不仅拓展了两地大中小学学生的认知视野,厚植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更深化了高校间教研协同与资源共享,促使交流合作更加深入有效,并已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区域实践育人范式,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闽宁范本”。

未来,闽宁两地将继续携手推进闽宁协作“大思政课山海情”行动计划,推动两地研学实践品牌深度融合、相互支撑,进一步丰富闽宁协作育人共同体的内涵与外延,打造更高能级的思政教育体系、更大格局的思政研学行动、更深层次的思政理论内涵,让山海不再是地理分隔,而是协同育人的崭新场域。

(高和荣 冯歆然)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