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首届中国—东盟未来新闻传播教育会议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行。来自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十个国家近30位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相关院系的负责人、专家和学者们跨越山海、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媒体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现任主席达雅·屠苏教授(Daya K. Thussu)专程赴厦参会。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办,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开幕式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张胜强主持。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理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孙理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重塑着新闻传播生态和教育范式。既带来了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等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学科融合、技能重构等全新挑战。作为国内最早开始探索国际新闻教育的高校,厦门大学始终坚持与东盟各国高校、研究机构加强联系,为行业培养国际化人才。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通,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厦门大学愿同东盟高等教育同行一道,在深化人才培养、加强联合研究、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携手开创中国—东盟新闻传播教育合作的美好未来。
会上,来自文莱理工大学、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印尼LSPR传播与商务学院、印尼潘卡西拉大学、老挝国立大学、老挝沙湾拿吉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菲律宾大学迪里曼校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理工大学、泰国清迈大学、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等知名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就“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主题各抒己见,分享了各自所在学校关于当代新闻传播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思考。IAMCR主席达雅·屠苏教授在发言中强调,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总结过去才能面向未来。他提醒同行在面临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时,尤其需要思考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价值,东盟新闻传播教育同行需要空前地加强合作以面对未来挑战。他表示,本次会议对促进构建中国—东盟新闻传播学术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会由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罗幸教授、江西师范大学期刊社总编戴利朝教授主持。
报告会后,与会嘉宾们围绕“共促中国-东盟高校间新闻传播学院和专业的合作”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在师生交流互访、科研合作创新、共建实践平台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赵新宇教授分享了过去与东盟教育同行合作的成功案例。专题讨论环节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苏俊斌副教授主持。随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升栋做闭幕致辞。他感谢东盟新闻教育同行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并表示当前文科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全球性的,中国—东盟新闻传播教育同行在本次会议中达成了多项共识,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必将大有可为。
本次会议不仅为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也为推动东盟各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和宝贵经验,有助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是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相通、文明互鉴的一次生动实践。
(薛丽莹 庄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