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6日上午,厦门大学建校九十六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海内外嘉宾、校友和师生代表共3000余人,欢聚建南大会堂,共同庆祝厦门大学96周年校庆。
我校党委书记张彦、校长朱崇实、校党委原书记王豪杰、原校长林祖赓,中科院院士、我校原校长田昭武、中科院院士黄本立,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著名海洋学家洪华生,著名金融学家张亦春,伊朗伊斯法罕大学校长特别代表赛义德·塔耶比,校友、菲律宾著名实业家佘明培先生夫人佘施淑好,校友、厦门大学浙江暨杭州校友会执行会长徐振晓,校友、厦门国际银行总经理、闽都中小银行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章德春,老校友代表黄希烈,校友、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林章毅,校友、厦门大学菲律宾校友会名誉理事长邵建寅,校友、翰名教育科学基金会主席萧恩明,中汇宝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校友、厦门海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金泉,校友、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行副行长黄春强,校友、厦门日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钿,宁夏固原市委常委、副市长陆菁,宁夏隆德县委书记袁秉和,校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生柳荣,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行行长胡兴安,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行副行长黄立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奕培,校友、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火灶,校友、鹭燕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朱明国,陈唱国际中国区制造业首席代表、厦门金龙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真群,厦门市立方艺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敏聪,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黄湘江,福建省邓子基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罗松源,校友、吴宣恭奖学金设奖方代表余云辉,宜信奖学金设奖方代表王雪娟,林鹏生态奖教奖学金设奖方代表杨斌,以及兄弟院校和单位代表,捐赠者和设奖方代表,各地校友会负责人,我校校领导和师生代表等出席庆祝大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主持大会。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朱崇实首先致辞,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问候和美好祝愿,向获得各项奖教金、奖学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各界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朱崇实表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这个春天里最让人们期待的梦想和希望。厦门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与希望,在96年前的那个春天就已经播种在这片热土上。96年来,一代代厦大人在嘉庚精神的指引和感召下,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的校旨,弘扬“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精神,开拓进取、不懈奋斗,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越过了一道道艰难险阻。
朱崇实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为我们指明了办学方向。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水平,努力成为一所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世界一流大学。
朱崇实指出,要坚持正确方向,强化党的统领作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主体意识和主责意识,充分调动党员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思想引领、政治把关和监督保证作用。要坚持一流目标,打造学科高峰。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强化问题导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资源共享,打造学科高峰、凝炼学科特色、完善学科体系,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厦大学派。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坚持培引并重,建设一流人才队伍。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具有顶尖水平的学术团队、具有专业化水准的管理服务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要坚持瞄准前沿,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紧紧把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的科技前沿,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密切结合,扎实推进协同创新,打造交叉集成大团队、大平台,积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努力产出更多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要坚持服务发展,着力提升服务发展实效。坚持顶天立地,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力提高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为国家和区域发展作出一流贡献。要坚持文化引领,大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要倡导爱校荣校、改革创新、团结合作、包容共享的校园价值理念,努力打造多元、包容、文明、精致、先进的文化生态,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文化保障。要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积极主动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实施,集全校之力建设好马来西亚分校,努力在国际高等教育和科技学术舞台上展示厦大形象、发出厦大声音、提供厦大经验,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朱崇实说,今天是建校96周年庆祝大会,也是厦大“双一流”建设动员会。96年来,厦大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从未动摇过,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努力从未停止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全体厦大人最广泛的共识、最坚定的理想和最强大的动力。面对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我们深切感受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迎接挑战、实现梦想。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再出发,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争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我校96周年校庆之际,一批杰出校友、热心企业和人士以捐钱捐物的方式支持我校教育事业发展。校庆大会上,举行了5场简朴而隆重的捐赠仪式,以感恩的心情接受邵建寅先生、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化学系热心校友、闽都中小银行教育发展基金会对于厦门大学的无私馈赠和深厚情谊。朱崇实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向捐赠者颁发了捐赠证书。


大会还举行了奖教金、通令嘉奖、奖学金颁奖仪式。副校长邬大光宣读了表彰决定。林祖赓教授、洪华生教授、张亦春教授、杨国桢教授获“南强杰出贡献奖”,《南强颂》剧组、校学生男子棒球队、校学生男子篮球队、校学生攀树队、校学生艺术团体育舞蹈队、厦门大学“i图视界”科技团队、厦门大学“桑德”科技团队、校智能车队、“助聋成龙”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获学校“通令嘉奖”,1132位学生、338位老师和7个课题组分别荣获2017年度厦门大学校庆期间各项校级奖教金、奖学金。校领导和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大会在激昂的校歌声中结束。
(宣传部 文\陈浪 图\庄华)
附:
校长朱崇实在厦门大学建校96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四月的厦大,春光明媚,一派生机。在这个美好的时节,厦门大学迎来了96岁的生日。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春天,总是孕育着梦想、充满着希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这个春天里最让人们期待的梦想和希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出号召: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初,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前不久,福建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福建省关于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意见》。神州大地,春潮涌动。厦门大学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将面对新的历史挑战、要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厦门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与希望,在96年前的那个春天就已经播种在这片热土上。20世纪初的中华大地,国势岌岌、危如垒卵。校主陈嘉庚先生以“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之远见,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之担当,怀抱“教育救国”之理想,倾资创办了厦门大学。从办校的第一天起,陈嘉庚就希望这将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希望厦大能够“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为吾国放一异彩”。薪火相传,弦歌不辍。96年来,一代代厦大人在嘉庚精神的指引和感召下,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的校旨,弘扬“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精神,开拓进取、不懈奋斗,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越过了一道又一道的艰难险阻。
我们始终步伐坚定,沿着前人开创的道路砥砺前行。2013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两个百年”战略总目标,坚定理想信念、解放思想观念、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开拓进取,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以“厦门大学走进世界”为主题,成功举办了建校95周年庆祝活动,广泛凝聚了海内外师生校友的力量。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建立9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弘扬学校光荣革命传统。我们众志成城、顽强拼博,奋力夺取了抗击“莫兰蒂”特大强台风及灾后恢复的胜利,凝聚起了团结向上的强大正能量。我们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立德树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多措并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我们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差距,才进一步激发了我们赶超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勇气和斗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发展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为我们指明了办学方向。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水平,努力成为一所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要坚持正确方向,强化党的统领作用。加强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要强化党的统领作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主体意识和主责意识,充分调动党员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思想引领、政治把关和监督保证作用。
我们要坚持一流目标,打造学科高峰。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中国特色。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强化问题导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资源共享,打造学科高峰、凝炼学科特色、完善学科体系,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厦大学派。
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的立校之本。要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们要坚持培引并重,建设一流人才队伍。一流师资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具有顶尖水平的学术团队、具有专业化水准的管理服务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
我们要坚持瞄准前沿,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科研水平。要紧紧把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的科技前沿,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密切结合,扎实推进协同创新,打造交叉集成大团队、大平台,积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努力产出更多原创性的科技成果。
我们要坚持服务发展,着力提升服务发展实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我们要坚持顶天立地,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力提高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为国家和区域发展作出一流贡献。
我们要坚持文化引领,大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文化生态是一流大学的本质体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要倡导爱校荣校、改革创新、团结合作、包容共享的校园价值理念,努力打造多元、包容、文明、精致、先进的文化生态,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文化保障。
我们要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坚持开放办学,提升国际化水平,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要积极主动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实施,集全校之力建设好马来西亚分校,努力在国际高等教育和科技学术舞台上展示厦大形象、发出厦大声音、提供厦大经验,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师生员工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体,学校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师生员工的不懈奋斗,也正因为如此,厦门大学这艘巨轮才乘风破浪、稳健前行。今天,我们将颁发第五届“南强杰出贡献奖”。今年的获奖者分别是林祖赓教授、洪华生教授、张亦春教授和杨国桢教授。这四位教授分别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与科研的方向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都为厦大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我们还将表彰1132位奖学金获得者、338位奖教金获得者和7个课题组。这些受到表彰的同学和老师都是厦大优秀师生的杰出代表。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践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志存高远、锤炼品德、务实进取、奋发有为,努力在实现厦大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获奖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无私的关爱。在过去的一年,又有一批充满爱心的校友和朋友向厦大伸出了慷慨捐赠之手。我们知道,这每一分的捐赠都代表着一个爱心、一份期待、一份信任,我们一定要用好这每一分的善款,不辜负各位校友、各位朋友的厚爱与期待。在此,我们要此机会,向关心、支持帮助学校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校友、各界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今天是建校96周年庆祝大会,也是厦大“双一流”建设动员会。中国要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必须要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厦门大学理所当然要成为其中的一员。96年来,厦大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从未动摇过,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努力从未停止过。可以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全体厦大人最广泛的共识、最坚定的理想和最强大的动力。面对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我们深切感受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迎接挑战、实现梦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再出发,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争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