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第十七届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在厦门电视台演播厅举行。厦门大学队与来自海峡两岸的另外7支大学生队伍同台竞技。

厦门大学队由来自中国语言文学系的郑巧燕、汤语晨和来自法学院的印煊慧三位同学组成,她们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出色的临场反应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比赛中展现了厦大学子的风采。
本次竞赛共设置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精彩纷呈。在第一环节“闽台同根——姓氏知识个人必答题”中,选手们沉着应对,对答如流,展现了深厚的姓氏文化知识功底,为团队赢得了开门红。第二环节“汉字千载——姓氏书写”是一场关于记忆力与听音判断能力的比拼。在本环节,选手们需要通过姓氏读音、姓氏图腾、宗祠堂匾来判断该姓氏,并正确书写。郑巧燕笔锋稳健,书写规范,厦门大学队在本环节的所有题目中全部得分。大赛在第三环节“姓氏花絮——个人抢答”进入白热化阶段。面对快速闪现的线索,我校选手反应迅速,踊跃抢答,展现了敏锐的思维与团队默契。在最后的第四环节“追根溯源——姓氏小故事演讲”中,汤语晨以饱满的情感与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汤”姓背后的家族故事与文化传承,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获得了本环节的最高分。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厦门大学队最终荣获本届竞赛的大学生组团体二等奖;郑巧燕荣获大学生组“姓氏小故事”一等奖,汤语晨获二等奖,印煊慧获优秀奖。

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成为了促进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动。此届竞赛活动由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台湾姓氏研究学会、金门宗族文化研究协会共同承办,厦门广电集团节目中心策划执行。通过参与此次竞赛,选手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姓氏知识、锻炼了竞赛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同根的深厚情谊。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厦大学子参与其中,共同追溯中华姓氏源流,感念华夏民族荣光,为促进两岸青年心灵契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语言文学系 文/汤语晨 郑巧燕 图/第十七届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