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支援革命老区教育发展,献礼厦门大学百年校庆,3月21日上午,共青团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委员会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以线上会议形式联合举办了留守儿童线上“1+1”辅导志愿活动开幕式。

横峰县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根据地,葛源镇更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方志敏等革命先驱在这里创建了红色政权,开创了“两条半枪闹革命”的历史,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光荣的模范苏区”。葛源镇的红色精神和厦门大学“四种精神”的“革命精神”相吻合,葛源镇枫林村的留守儿童也亟需学业辅导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加上厦门大学校友许明亮在该村挂职,促成了本次志愿活动。
葛源镇副镇长兼枫林村党支部书记邓国松,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辅导员严威,葛源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吴佳丽,枫林村村委主任王林波,厦门大学校友、江西省委组织部定向选调生、枫林村书记助理许明亮出席开幕式,第一期辅导活动共有枫林小学15名留守儿童和厦门大学15名志愿者参加。
邓国松在致辞中感谢所有为本次活动辛苦付出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他希望枫林小学的小朋友们能够在厦大志愿者的帮助下,收获成绩的进步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同时也对与会家长提出期望,希望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更多关心学生。
严威说,学院团委一贯支持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本次活动不仅为枫林村小朋友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机会,也给志愿者提供一个传播爱心的途径。他希望志愿者们辅导前要准备充分,辅导时要细心耐心,当好小朋友们的“小老师”,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在互动环节中,志愿者与孩子们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交流了兴趣爱好,进一步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为今后的一对一辅导打下了基础。志愿者李书琦同学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给小朋友们上了第一课。她分别从“什么是爱国”“为什么要爱国”和“怎样去爱国”三个角度与孩子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引导孩子们发自内心认同与热爱祖国。
接下来,志愿者们将与15名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子,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辅导方案。同时,志愿者们也将结合厦门大学的人文底蕴和电子学科的优势专长,为留守儿童普及爱国故事和科学知识,着重培养小朋友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把厦门大学“四种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