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院部新闻 >> 正文
【学党史 正当时】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党员读诗学党史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5日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6月22日下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新闻学传播学硕士生党支部在新闻楼309教室举行了一场特别的读书会。毕业生们在会上品读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前辈所作诗歌,以诗言志展望即将开启的新征程。厦门大学基层党建工作联络员潘宝柱、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曾铮、党委副书记聂鑫、副院长苏俊斌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读书会。在《少年中国说》的朗诵声中,本次特别读书会圆满结束。

《尚书.尧典》曰:“诗言志”。重读党史人物的革命诗歌,用革命年代的理想信念为即将奔赴远方的毕业生们鼓舞奋斗前进的力量。诗词分享以李蒙同志品读李大钊的《青春》作为开场。在李蒙看来,百年前的李大钊鼓励青年承担责任,为救国救民建设蓬勃朝气的国家而奋斗,为中国的新生吹响了号角。接着,在《沁园春·长沙》品读中,叶精宝同志被毛主席的革命精神与壮志豪情所打动,他要学习这种精神与信念,去迎接未来的无限挑战。宋艺洲同志从诗人闻一多的《死水》中汲取到了一种在绝望中孕育希望的精神。谢梦瑶同志读鲁迅《自嘲》有感,回望当年鲁迅先生所面对的黑暗社会,深感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始终要心存感恩与梦想。甘绪林同志认为当代青年学生应该从陈毅元帅的《青松》中进行自我审视,青年一代要如松一般坚挺不屈,奋力向上。何雨蕾同志则从周恩来总理气势雄浑的《告翁》中感受到了一份拳拳爱国之心。她表示,我们不仅不能忘记我们国家曾经经历过的苦难,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做好舆论宣传工作,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

通过品读百年党史不同时期的诗歌,毕业生们深切体会到了诗人的志向和情怀。王嘉珺同志借徐特立先生写给毛泽东的《言志》,以诗言“青年之志”,即使一时失意落魄,仍要不屈不挠,满怀雄心壮志。王嘉珺同志借古照今,认为当下青年人也要以此为鉴,在未来遇到困难低谷时,要以“抑九霄”的“壮志”,积极乐观迎难而上。成忻儒同志在品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时谈到,诗中所极力歌颂的少年朝气蓬勃和进取精神,即是新时代的新中国。她认为,要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需要我们在岗位上各司其职,为吾国放一异彩。

曾铮在点评时指出,毕业生党员同志在毕业之际读诗词、论古今、学党史、明志气,所读诗词贯穿了五四运动、秋收起义、万里长征等革命年代,跟着诗词重温党史革命历程,是一次回归初心的精神之旅。潘宝柱认为,此次活动充分说明只要联系实际,是可以如此生动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未来走入社会,将面对更多的挑战和选择,党员同志们更应该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贯彻到生活实践中。

活动最后,硕士生党员代表成炘儒、本科生党员代表陈静文与何可等饱含深情地齐声朗诵《少年中国说》,读书会在朗诵声中落下了帷幕。毕业生与老师们依依惜别,心中满怀理想,带着诗奔向远方。

(文/邓然、郭蒙、郭彰李、胡蝶  图/张雨歌)


【责任编辑:陈联文】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