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院部新闻 >> 正文
厦大“石榴籽”走进大宅开展“四史”学习与助农活动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0日 来源:少数民族预科生管理中心

学习百年党史,助力乡村振兴。12月26日,来自厦门大学“石榴籽”育人工程的三十余名师生一同走进翔安区香山街道大宅社区,开展以“绘就乡村振兴,共筑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四史”学习和助农活动。

学习百年党史 感受特区风采

“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少数民族预科班辅导员王骥洲的讲解中,来自“石榴籽”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训班、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师生们沿着“百年党史大道”一路走、一路听、一路学,在欣赏1400亩火龙果田美好风景的同时上了一堂精彩的田间党课。正值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大宅村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契机,以火龙果的产业特色,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深度融合,探索出了“建设火龙果绿色生态产业链”的特色发展、乡村振兴发展模式,让同学们亲身感受了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也明白了“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的深刻道理。

开展劳动实践 品味传统文化

除了在田间地头学习鲜活党史之外,厦大“石榴籽”们还跟随大宅村民参观火龙果田和火龙果育种培养基地,向当地农民了解火龙果的生长环境、种植技术和品种等知识,并进行火龙果采摘、土灶生火等农事体验,在劳动实践中体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少数民族辅导员艾孜麦提江·吉力力和新疆内派教师高燕的带领下,“石榴籽”们学会了制作闽南特色小吃——炸枣,将事先准备好的花生碎放入糯米粉团中,收口搓圆,捏成枣的形状后油炸,外酥内韧、香甜可口的炸枣让大家直呼“美味”。“石榴籽”们在品尝传统美食中体味闽南文化,进一步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

助力乡村振兴 共筑民族团结

“今天第一次参加助农直播活动,跟着专业主播一起展示和推介了特色农产品,也积极地发布了乡村振兴主题相关的短视频,希望能助大宅村一臂之力。”来自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菲罗拉·尼合买提初次体验了助农直播带货,难掩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在与专业主播、大宅村民的积极互动中,能歌善舞的阿迪力江·阿力木和叶勒江·托力肯更是为大家带来了热情奔放的民族特色舞蹈和悦耳动听的歌曲,引来阵阵喝彩,掌声如潮,营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馨氛围,为美丽乡村注入了青春力量。

在田间地头中思悟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从乡村振兴中汲取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本次“四史”学习和助农活动增加了少数民族学子对乡村的认知,充分感受了祖国改革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时,本次活动是厦门大学“石榴籽”育人工程的一项子活动,也是我校首期“石榴籽”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训班的第一次实践活动。我校“石榴籽”育人工程致力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和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促进各族学子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少数民族预科生管理中心 周桢妮)


【责任编辑:林余颖】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