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环境与生态学院与厦门市翔安生态环境局、厦门市政环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织开展调研交流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内容,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开展深入交流。学院党委书记张明智带队,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部分成员、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调研会前,厦门市政环能股份有限公司翔安厂总经理林思裕带领参会成员参观翔安再生能源电厂。通过视频介绍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大家详细了解了垃圾运输、分类、焚烧、烟气净化排放、炉渣回收利用等流程,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循环经济协同处置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而后在调研会上,三个单位展开深入交流。厦门晖鸿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世华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工业废物处置中心的运营情况。学院李杨帆教授作“生态文明与厦门实践”主题报告,分享了厦门生态文明实践历程,重点讲述了高校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使命担当,并结合自身研究优势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翔安生态环境局三级调研员林智文分享了关于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探索与思考,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涵的科学思维出发,结合相关案例实践,就绿色发展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守正创新,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智慧力量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在交流环节中,学院环境与生态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张彦隆提到,如今垃圾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作为科技工作者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做出更多的科技创新;副教授刘花台表示希望后续高校与政府之间开展紧密合作,将自身的研究学识应用到地方未来的发展之中,促进成果落地;党委副书记刘莉颖对厦门垃圾处理工作表示高度赞赏,表示今后可与两家单位在学生实习实践和就业创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博士研究生冯淑芳、陈梓隆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分享了对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看法,阐述了当代青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和担当。
厦门市翔安生态环境局官伦晨局长强调,未来厦门市与厦门大学应进一步围绕技术攻关、产业转型、人才交流三个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围绕环境承载力、生产工艺、产品设计等环节形成更科学精准有效的方法,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明智在总结中强调,高校办学要让专业教师和学生“走出去”,把企业、行家“请进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联动,既为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工作搭建平台,也为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地方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共谋未来。
此次活动是学院党委领导班子开展系列调查研究的内容之一。下一步,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着眼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基层排查难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文/冯淑芳、张璐婧 图/张璐婧、陈梓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