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与厦门市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建日”活动。自今年3月中旬签订校地结对共建协议以来,双方积极协商、加强沟通、整合资源,成功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基地揭牌仪式,并开展政策宣讲、访企拓岗、基层参访等共建日活动。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刘艳杰,海沧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丽征,公共事务学院学生工作组成员、师生代表及海沧区团区委、各街道党工委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心负责人参加活动。

学院师生代表参观考察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文明村渐美村和海发集团等,感受海沧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围绕地方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用工及高校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情况进行深入交流,并将结合共学共践,逐步深入了解海沧区各类产业园区及具体企业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布局和资源状况,切实推进校地、校企合作,畅通信息共享,推动地方社会实践平台资源和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人才链”与“发展链”有效衔接,为促进地方文明实践深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注入新动能。

学院发挥优质专家资源,就文明村建设和积分制提升、海沧区城市社区现代化治理指引等内容开展课题研究。政治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林雪霏深入村居为海沧区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中的基层民主协商:模式与方法》专题宣讲,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党团组织等各方面结对共建,通过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党建团建活动日等,充分利用共建基地教育功能,开辟以文明实践为特色的社会实践新渠道,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教育教学空间,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知行合一。

共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强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原则,将着眼队伍、阵地、活动等方面,着力共学共践、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确保校地共建走深走透,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运作。双方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季度互访交流开展共建日活动,明确专人对接、全程跟进,并结合各部门各方面工作进行多层面合作,不断拓展共建形式和内涵。发挥学院丰富的人才资源,逐步将学院青年志愿服务团队乃至两岸师生代表导入海沧区志愿服务总队,动员学院以及全校青年志愿者发挥专业、文化、技能等优势,参与海沧区“悦读福袋传递爱”及文明礼仪教育等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悦读福袋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重点项目更细更实,让更多的青年志愿者扎根基层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绘制好文明实践的“施工图”,推进新时代文明建设。
(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