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本科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数学科学学院于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开展学业朋辈导师促进计划试点工作。学院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两门学科重点基础课程为试点,发布选聘通知,按照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等程序进行选拔,共聘用12位学业朋辈导师。工作正式开展以来,已举办30多场学习分享、答疑课程,参与人次达300以上。
在学业朋辈导师正式“上岗”前,《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两个课程组的任课教师为朋辈导师进行专项培训。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副主任杜妮介绍设置学业朋辈导师的重要意义,详细讲解了工作任务与职责,从定期课后答疑、学习经验分享、一对一学业帮扶等方面阐述学业朋辈导师的工作机制。

学业朋辈导师工作培训会
“讲授习题课,为同学们课后答疑,自己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不能被‘挂’在黑板上”,《高等代数》课程组教师林鹭这样告诉同学们,“要‘授人以渔’,以传授学习方法为主,同时以身作则,带动形成良好学风”。《数学分析》课程组教师夏超则结合本学年课程教材与授课内容的变化,向同学们布置近期任务,重点强调要提前复习课程内容,及时准确把握同学们的课程进度。
此外,12名学业朋辈导师被分到两个课程组中,课程组每位任课教师指导2名朋辈导师开展工作,确保学业朋辈导师工作质量效能,同时也拓宽了教师与同学们沟通联系的渠道。“朋辈导师每次都会准备课件,并提前发给我来审核,我提出意见后他们再修改,通常会修改两到三遍”,指导老师林鹭表示。
数学类专业课具有学习难度高、课程知识连贯性强的特点,许多同学都希望能有更多课后答疑、学习经验分享的机会。针对这一需求,学院将线下答疑列入学业朋辈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朋辈导师将在课程群里提前收集同学们的问题,亲自梳理解题思路,并分类剖析产生原因,然后提前公布教室,为同学们统一答疑解惑。此外,为将学业朋辈导师课程推广给更多同学,让课后答疑、经验分享离同学们更近,“一对一”答疑也备受同学们青睐。此外,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线上答疑也是学业朋辈导师工作的重要途径。学院还将每位学业朋辈导师都与学业预警库中的一位同学“一对一”匹配,在期末前几周提供更精准的学业帮助。
学业朋辈导师线下答疑授课

学业朋辈导师在“一站式”学习共享空间开展“一对一”授课
“教学相长,为学弟学妹解答问题的同时,自己也能再回顾一遍以往的知识”,学业朋辈导师张熙秀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视基础的学科,学业朋辈导师再为他人答疑解惑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旧知识的再回顾、再学习。2020级强基班的刘琰这学期也担任了学业朋辈导师,“以前大一时,最期待的就是同辈的领路和指导”,他认为朋辈导师的帮助可以不止于某门课程,在大学学习体系、学习方法、生涯规划等方面都可以充分交流。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推进学业朋辈导师促进计划,加强对朋辈导师的工作培训,提升朋辈导师工作效能,逐步扩大学业帮助覆盖面,更好地为学业困难同学提供精准帮助,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学院整体学风建设稳步提升。
(数学科学学院 文/于波 图/林鹭、刘铠鸣、陈培文、高楚辉、钟俊城、徐浩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