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院部新闻 >> 正文
环境与生态学院2020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生产实习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4日 来源:环境与生态学院

7月27日上午,环境与生态学院举行2020级生态学本科生生产实习成果汇报会,至此,为期26天的生产实习圆满结束。本次实习旨在依托各实践教学平台锻炼学生的野外生存技能,增加学生的野外工作经验,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实习地点包括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峨嵋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东山站)等。

生产实习的第一段自7月3日开始。经过一定理论知识的学习、安全知识培训及动员准备后,师生大部队于7月6日出发前往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开启为期11天的野外实践学习。在这一阶段,同学们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内陆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包括植物群落调查、植物及动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土壤地形地貌考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的认识等。

在君子峰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植物群落调查、昆虫调查

制作的植物、昆虫标本展示

随后,同学们还陆续前往了峨嵋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金湖、寨下大峡谷、金铙山等地进行生态考察,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老师的讲解介绍,比较不同生境的生物及地貌特征,重点对福建武夷山脉植被的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

生产实习的第二阶段从7月18日开始。该阶段以基地实习为主,主要在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开展。同学们在湿地中跋涉考察,聆听专业讲座,陆续完成了潮间带底栖生物调查、红树林植被调查、海洋生物标本制作,完善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定性研究,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红树林滩涂作业

螃蟹标本的制作及多毛类生物鉴定

结束红树林调查后,同学们前往东山进行了采样与生物多样性分析,期间还前往南靖乐土雨林进一步补充学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以及生态学野外调查的方案设计、调查方法和科学规范要求。

二十余天的生产实习干货满满,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合格的生态人,不仅需要储备生态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更要熟悉野外勘察的实际情况,能够做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着眼于实际情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将好好总结本次实习的经验,在学习上下苦功夫、下深功夫。

未来,学院生态学专业将继续探索发扬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完善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徐亦琪  图/2020级生态学)

【责任编辑:王志鹏】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