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发展论坛暨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学者论坛在思明校区卢嘉锡楼202报告厅举行。论坛特别邀请中科院化学所陈传峰研究员,中科院物理所翁羽翔研究员,北京大学刘海超教授,湖南大学聂舟教授,集美大学/厦门大学李清彪教授,以及学院谢素原院士、郑南峰院士、江云宝教授等多位资深教授出席会议,共同为学院和实验室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学术发展“把脉”“拍砖”,助力人才快速成长。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斌教授为论坛致开幕辞。他代表学院和实验室,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恳请专家们基于相关领域的卓越建树,运用丰富的研究经验,为青年学者的科研工作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更好地查找与认识到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明确方向,集中目标,产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会上,Pavlo O. Dral、成康、吴川六、宋彦龄、张前炎、廖赛虎、谭元植、熊海峰、霍浩华共9位优秀青年教师分别就“AI-driven, automatic platform for quantum chemical simulations”“金属-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定向二硫键多环肽和蛋白识别分析”“微纳生物颗粒分离分析”“碗烯基纳米碳分子的合成、性能及其应用”“光控活性聚合与转化”“纳米碳分子合成及功能”“原子分散催化剂构筑与小分子催化”“金属光催化:自由基不对称官能团化”等前沿学术问题作了科研工作汇报。
与会专家对汇报者的科研方向、科研方法、报告方式等进行了细致的点评,精准犀利地指出他们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如何改进提出了富有建设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青年学者纷纷表示,专家们的指导意见鞭辟入里、一针见血,极富启发,让自己受益匪浅,会后将认真做好反思总结,有的放矢对科研工作进行完善提升。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总支书记宋毅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本次论坛议程紧凑,内容充实。与会学者通过激烈的学术碰撞与思想交锋,共同探讨了青年教师在学术发展道路上面临的诸多关键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他代表学院感谢专家的鼎力支持,并寄语青年学者虚心接受、消化吸收专家们的指导意见,认真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和思路,练就扎实的学术功底,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化学化工学院和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引培工作,扎实推进高水平人才梯队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展望2025年,化学化工学院和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院、人才强室战略,发扬“老中青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育步伐,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努力打造更高质量的人才发展生态圈。
(化学化工学院 文/曹京柱 图/陈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