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牵头开设,面向全校各学院学生的宝藏工科通识课《芯片世界中的创新启蒙》第三轮课程在本学期陆续开展。3月26日,课程实践教学模块走进企业,在厦门龙胜达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开展沉浸式教学。本次课程在电子学院工会和关工委支持下,特别融入学院第五期青年教师“青蓝成长营”活动,邀请十余名新入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现场体验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实现“教学研用”的有机融合。

龙胜达董事长、厦门大学校友会电子分会理事长李希龙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李希龙的带领下,师生们首先来到了龙胜达工厂开发楼三楼展厅,参观了涵盖商业照明、家居装饰等领域的多元化LED光源产品,直观感受光电子技术在现代生活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在立仓六楼自动化车间,师生们近距离观看了电子节能灯的产业化生产流程,从精密元件贴装到成品封装检测,在全自动输送的生产线上,不同生产线间的相互配合,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生产体系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

李希龙以“传承嘉庚精神,争当有为'芯'人”为题,带领师生们进行了一场跨越百年的精神之旅。他从校主陈嘉庚先生“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办学壮举讲起,深情讲述了抗战时期萨本栋校长带领厦大西迁长汀、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以及周詠棠学长“人在天堂、钱在厦大”的赤子情怀,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厦大故事,生动诠释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精神的时代回响。李希龙结合三十年实业报国的个人实践,围绕“传承嘉庚精神,争当有为青年”的时代命题,从“奋斗、目标、敬业、真诚、自律、敬畏、感恩、责任”八个维度展开深度阐释。他希望同学们以战略思维锚定人生方向,以分秒刻度丈量青春价值,以终身学习积蓄发展势能,把握大学黄金四年窗口期,在职业航程中保持战略定力,永葆事业热忱。最后,李希龙勉励同学们铭记历史、牢记使命,将嘉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真才实学报效祖国,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赛道上,以硬核实力在时代浪潮中书写“有为芯人”的铿锵答卷。
本次参观内容丰富,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副教授李晶表示,李希龙学长作为企业董事长的创业历程令我钦佩,他讲述的厦大校友倾心助学的故事和精神传承令我动容。从嘉庚先生教育为本的初心,到一代代校友接力助学、反哺母校的善举,这份跨越时空的情怀,生动诠释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内核。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陆晨旭说,参观厦门龙胜达公司让我深刻感受到新质生产力在企业中的生动实践。工厂生产、检测、运输的高度自动化,以及整洁有序的环境和完善的后勤保障,让人印象深刻。作为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师,我深知这样一套专业化、定制化的系统背后凝聚了大量技术积累与实践经验。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樊皓琳说,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的课堂走出了教室,来到了企业一线。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企业实际生产流程与先进技术,公司的创新理念、文化底蕴和高效管理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次参观开阔了我的眼界,今后我一定要将所学专业知识落到实处,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事业。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蔡文婷表示,希龙学长的讲座将厦大的历史变迁、文化底蕴浓缩在故事里,让我深切感受到代代厦大人对推动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实景参观中,我们接触到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对新闻中抽象的“智能制造业”有了更加直观的认知。随着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身为青年的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积极关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