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院青年学子深入了解选调生职业发展路径,激励学生把个人发展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4月10日下午,环境与生态学院在金泉楼A239会议室举办“志存高远‘职’引未来——院友选调经验分享交流会”。本次活动是学校2025年“凌云计划”选调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班配套活动,学院特别邀请2021届博士毕业生、现就职于沧州市海洋和港航管理局的李东旭院友,2020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山西省忻州市生态环境局刘强院友,2017届硕士毕业生、现挂职于共青团景德镇市委员会的周仪院友就选调备考、工作经历、感悟心得等方面分享宝贵经验。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副书记蔡虎堂出席交流会并致辞。

李东旭通过沧州市宣传片直观展现当地特色,之后结合自身经历,深入浅出讲解了选调的备考要点、常见误区及应对策略。他精心收集了多类实用备考资源,助力学弟学妹们高效备考。他呼吁同学们要认真留意选调政策变动,拓宽信息渠道,提前准备,从容应对备考挑战。
刘强详细梳理了选调生入职后的工作流程、职责范围以及日常事务,让同学们对选调生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清晰且具象化的认知。他表示,上岸是起点而不是终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积极心态,努力拼搏,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周仪讲述了自身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投身抗洪救灾等生动事迹,让大家看到了一名优秀选调生的责任与担当。她的分享让同学们深受触动,也让大家明白选调生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把“他乡”当“故乡”,在广阔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向校友们提问,展现出对选调工作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各位院友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蔡虎堂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厦大学子要怀揣更高追求,勇敢攀登事业高峰,绝不能因为艰难困苦便轻言放弃。他希望同学们珍惜大学校园时光,着力锻炼自身的思辩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径。如果确定选择选调生这条道路,必须做到心系人民、热心奉献,在扎根基层中实现“小我成长”与“大我担当”的有机统一。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让同学们更加清晰了解选调政策和流程,深刻理解选调生的工作与生活。从备考策略到入职成长,从心态调整到职业规划,院友们的分享为有志于选调之路的同学们指明了方向,将激励他们在选调路上更加坚定从容,奋发有为,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职业篇章。
(环境与生态学院 文/蒋家楠 图/阮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