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院部新闻 >> 正文
福建省社会工作学科建设联盟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来源:社会与人类学院

4月8日,福建省社会工作学科建设联盟研讨会在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举办。本次会议以“共塑新时代:社会工作学科的实践创新与理论自觉”为主题,省内外高校的社会工作学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方向,为推动福建省社会工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会议由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邓燕华教授主持。

邓燕华在主持中指出,当前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社会工作学科亟需通过实践创新与理论自觉回应新时代新挑战。她强调,福建省高校应加强协同合作,倡议筹建社会工作人才与发展研究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与学科生态繁荣,构建兼具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学科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以“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为题做主旨发言,提出学科建设的“三个大局”——从学校、学界与国家三个维度分析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指出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新定义、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通等是推动学科突破的关键。他呼吁从教育方式变革、教材体系更新、师资队伍建设、产教协同育人、集体意识强化五个维度协同发力,以应对青年人才培养与专业生存空间的挑战。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童敏教授聚焦“新时代下社会工作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几个主要挑战”,深入剖析了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定位模糊、学科边界争议、实务教育薄弱等核心困境。他强调,社会工作需在专业与政治的互动中找准定位,通过“实务领悟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

在圆桌对谈环节,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的黄晓星教授、卢玮副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林胜教授,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姚进忠教授,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方劲教授,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黄翠萍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严静副教授,闽江学院法学院刘宜君副教授,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李羿琼讲师参与圆桌对谈。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各校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现状,围绕学科评估、特色方向建设、学科交叉融合、师资短缺、招生就业、实习实践机制、产教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何雪松回应,社会工作学科发展需要强化专业与政治的良性互动,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生态,同时要加强省内高校合作,完善人才培养链条。邓燕华总结指出,学科需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向下扎根社会需求,以实务导向增强专业生命力。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院长徐延辉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的研讨成果,对专家莅临交流指导、省内高校积极响应支持表达了感谢,并提出三点倡议:专业发展要立足社会治理需求,找准定位;学科建设要结合高校要求,突出科研创新和学科特色;区域协同要形成联盟合力,共促“福建模式”。

与会代表一致表示,此次研讨会为福建省社会工作学科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将携手探索社会工作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福建路径”。

(社会与人类学院)

【责任编辑:叶恒】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