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院部新闻 >> 正文
厦门大学自然科学学部第十一期交叉科学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来源:研究生院

4月25日上午,厦门大学自然科学学部第十一期交叉科学论坛在思明校区1921咖啡厅举办,本次论坛以“软物质及交叉中的AI应用”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学院、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材料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的近40名师生参与,本期论坛主要探讨软物质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与人工智能、数学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应用。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曹学正教授在开场致辞中介绍了软物质研究的学科背景及交叉科学论坛主题,随后四位学者分别从不同领域分享了研究成果。数学科学学院周达教授以“合成化学中的一些表示学习问题”为题,结合自身数学与化学的交叉研究案例,提出“明确的需求”“对有用指标较好的直觉判断”是跨学科合作高效推进的关键。生命科学学院王波教授做“磷酸化依赖性电荷块调节核斑点网络的弛豫”主题报告,讨论环节就“蛋白质α折叠解析的成功案例”“生物领域复杂噪音环境下如何做结构与黏弹性能预测”“生物注重细节与物理数学建模需要简化之间的矛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汤富杰副教授做“AI赋能软物质与无序体系的结构模拟与表征:关键问题与挑战”主题报告,介绍了自己课题组中组建的结构模拟与表征模型,讨论环节就“核磁训练模型对未知化合物的预测”“模型训练数据量及数据清洗”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信息学院周奕毅副教授从大模型的技术演进视角做“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与能力边界”主题报告,在讨论环节就不同学科背景师生关于“日常使用大模型的信息安全性”“未知科学问题解答的可靠性”等疑问进行了深度解析。

自由讨论环节中,与会师生围绕软物质体系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多尺度结构与功能特性、理论建模及实验验证等议题互通有无,充分交流意见,并寻求交叉合作的可能。

【厦门大学自然科学学部交叉科学论坛】

为促进学科交叉和渗透,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自然科学学部面向全校师生设立交叉科学论坛。至今已举办十一期不同主题交叉科学论坛,累计吸引校内外21个单位的300余名师生参与。论坛改变传统会议形式,选择咖啡厅为固定举办地,以轻松氛围推动科研人才思维碰撞与自由探讨。自然科学学部交叉科学论坛日常开放论坛主题征集,如您有感兴趣的交叉领域议题希望探讨,欢迎发送至邮箱tangmiao@xmu.edu.cn,自然科学学部会协助完成论坛组织工作。

(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谢晨馨】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