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院部新闻 >> 正文
图书馆举办第六期馆员成长沙龙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来源:图书馆

10月27日,图书馆第六期馆员成长沙龙举办。本期沙龙邀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子舟教授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黄晓新编审,分别围绕“图书馆的社会记忆功能”“全民阅读的社会学逻辑”主题进行分享,为馆员带来前沿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迪,助力馆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采访部、编目部、信息技术部、信息咨询与服务推广部、古籍特藏与修复部、读者服务部、研究资料部、翔安分馆、海韵学生公寓分馆等部门馆员参加。

王子舟以《发挥社会记忆功能,图书馆能做什么?》为题,系统阐释“保存社会记忆”是这一图书馆与生俱来、不可替代的基本功能。他首先梳理了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保存社会记忆的方式演变,并着重提出了“介入性保存”这一前沿理念。基于主持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口述史等项目的丰富经验,王子舟为图书馆“介入性保存”勾勒出清晰的行动路径:系统性地开展口述史采集,挽救濒危的个体记忆;对特定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进行录音录像;开发读者资源,以参与、众筹等方式还原历史事件;主动征集民间的书信、日记、手稿、照片、家谱、证章、文书、地契、票据等文书;继承“剪报”传统,定期采集本地网页、自媒体中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建立藏书家或学者、名家专架;整理出版馆藏有价值的地方或特色文献。这些举措将生成大量“原创性、不可再生”的馆藏资源,极大地增强图书馆的不可替代性。

黄晓新以《全民阅读的社会学理论化及其逻辑体系》为题,结合自身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与深厚的理论研究,深入阐述“阅读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及其理论体系。该体系围绕八大核心命题层层展开:阅读的社会性是全民阅读理论前提;阅读的社会化是全民阅读的基础条件;阅读的技术进步重置全民阅读社会结构;阅读的社会组织传导全民阅读动力;阅读的社会保障满足全民阅读需要;阅读的社会控制规范全民阅读社会秩序;阅读与社会互动实现全民阅读目的;阅读的调查监测评估掌握全民阅读成效。

在互动环节,专家与馆员就当前形势下图书馆的“消亡论”、图书馆纸本图书借阅量下降、非文献资源在图书馆保存的合理性与文献化途径、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建构、数字读物的供给、数字阅读的引导等方面深入交流。

图书馆馆员成长沙龙系列活动的举办,是图书馆加强青年馆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图书馆将继续聚焦馆员专业成长需求,引入更多优质资源,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为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效能与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文/李雪  图/郑思冬 崔丽 王敏)

【责任编辑:王志鹏】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