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厦门大学“先锋团校”基层团干部研修班走进红旗渠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来源:校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学校基层团干部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争创一流,11月15-20日,厦门大学“先锋团校”基层团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修班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举办。校团委书记洪海松带队,学校基层团干部等21人参加本次研修班。

11月15日上午,研修班举行开班仪式。红旗渠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晓萍对厦门大学团委研修学员表示欢迎,介绍了红旗渠精神的起源、红旗渠干部学院基本情况,并代表学院向培训班授予了班旗。厦门大学团委副书记周林琪对红旗渠干部学院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并对培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意识,要将政治信仰融入血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深入学习实践,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从中汲取不认命的斗争精神,不服输的创业激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擦亮奋斗底色,奋进砥砺前行,全面提升开展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的能力,准确宣传党的理论、有效传播党的主张,用思想感召青年、用真理凝聚青年。

领悟精髓要义,凝聚改革青春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这条在太行山上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并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本次研修过程中,学员们通过现场教学、专题讲座、情景教学和体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领悟红旗渠精神:在红旗渠纪念馆,一幅幅图片、雕塑,一个个场景模型,生动还原了林县人民苦战10年改造山河的壮举;在红旗渠分水闸,一张“红旗渠通水庆典”的黑白旧照,体现着修渠的不易和通水的喜悦;走千里“水长城”,在悬崖峭壁间体会林县人民“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艰辛与豪迈;在青年洞,听着300名青年奋战于此的故事,深刻感受青年人坚守理想、不怕牺牲的坚定信念;聆听《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专题讲座,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红旗渠精神相结合,深化了学员们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不忘初心使命,践行人民至上主旨

林州市石板岩镇是“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乡,也是扁担精神的发祥地。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与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汇成了永不断流的精神源泉,共同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学员们来到谷文昌生平事迹展馆,通过历史文献、珍贵实物等方式,了解谷文昌同志“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崇高奉献一生,进一步领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谷文昌精神。在扁担精神纪念馆,学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聆听“艰苦奋斗、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故事。70多年来,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们心系人民,克服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挑起了沟通城乡的重担,造就了乡镇发展奇迹。在朝阳村,学员们学习《“两山”理念在林州的生动实践》主题微党课,一个个鲜活的示例,让大家清晰看到林州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进一步理解了“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的深刻内涵。

深化访企拓岗,共筑合作发展之路

为深化校企联动,更好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研修班前往郑州龙头企业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和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座谈交流。作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超聚变与厦门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教融汇等方面有着深入合作,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扬帆计划”等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将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锻炼的岗位,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在宇通客车,学员们参观宇通品牌体验中心,近距离了解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及企业文化,并就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展开交流。

(校团委)

【责任编辑:叶恒】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