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厦门大学2025年中外大学生文化交流夏令营落幕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日 来源: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7月10日,“鼓浪听涛·海丝文韵”2025年中外大学生文化交流夏令营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落下帷幕。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陈志伟,印尼巴厘省教育、青年和体育局 Komang Happy Mayundari(高蔓·哈比·马芸达莉),中国驻登巴萨总领事馆汤凌屹,吉尔吉斯斯坦FLY HIGH语言教育中心马金莲、恩熙以及来自全球20个国家39所院校的104名学员与厦大师生齐聚一堂,通过视频回顾、致辞分享、证书颁发和文艺汇演等形式,为10天的文化交融之旅画上温情句点。

结营仪式以学员们自制的Vlog拉开序幕,镜头记录下他们在厦大课堂参与讲座、体验书法与太极拳,在鼓浪屿听涛、泉州探访海丝遗迹的精彩瞬间。随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刘婉玉在致辞中以“珍藏记忆”“文明互鉴”“传递中国”三点期许勉励营员,希望这段时光可以成为大家人生中最美好的文化交融记忆,希望大家成为文明对话的“青年使者”。

吉尔吉斯斯坦领队马金莲动情回顾了夏令营的丰富收获:“从潘维廉教授讲述的中国变迁到美图公司的科技体验,从团扇制作到八段锦练习,我们触摸到了一个立体真实的中国。”英国卡迪夫大学的韩凯玲分享了“厦门茶叶改变美国历史”的趣闻;德国特里尔大学的杨力山以“厦门公园”到厦门实地的奇妙缘分,诠释了中文作为文化桥梁的联结力量;中国人民大学侯子怡将营员们的相遇比作"蝉时雨"般的偶然与梦幻,引用"人生长在别离中"道出离别的不舍,更坚信"经历过即是永恒";南京大学的林子轩提到"一带一路"文化特色的丰富性,并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达了对再聚的期待;印度尼西亚巴厘旅游理工学院的I Gusti Ayu Rayinta Mahestya(瑞因塔)用“团结在多样性中”形容这段经历:“尽管最初面临文化冲击,但如今我们已舍不得离开!”

结业证书颁发后,营员们以一场跨国文艺汇演将气氛推向高潮。钢琴合奏、印度尼西亚传统舞蹈、吉尔吉斯斯坦民乐与舞蹈、中国古典舞、诗歌朗诵等14个节目轮番登场,展现了文明互鉴的鲜活成果。

据悉,本次夏令营通过语言课程、文化讲座、企业参访和非遗体验等多元活动,为中外青年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正如中国学员侯子怡所言:“这段7月限定的闽南文化乐园,将成为我们人生画布上永不褪色的底色。”在《爱拼才会赢》的旋律中,各国青年相约未来再聚,继续书写文明交流的新篇章。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戴佩琪】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