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院部新闻 >> 正文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举办2025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9日 来源: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7月8日至11日,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翔安校区举办。经过严格选拔,来自全国40所知名高校的64名优秀学子从430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齐聚厦大,开启了一场融合学术探索、文化体验与使命传承的成长之旅。

7月9日上午,开营仪式在翔安校区坤銮楼B102报告厅举行。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陈志伟等出席,学院研究生导师代表、学院语合中心、团委负责人及教学管理人员参加活动。

陈志伟在致欢迎辞中指出,在教育强国建设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化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正迎来“中文+”的多元化发展机遇。她以厦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勉励营员,期待大家把握新时代赋予国际中文教育新的内涵和历史机遇,厚植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在夏令营中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

教师代表王天骁副教授从学术研究角度,鼓励营员从“知识接受者”转变为“问题探索者”;山东大学李薇同学以“海洋般宽广的胸怀”比喻专业理想,表达了成为文明互鉴使者的憧憬;厦门大学在校生杨丹霓则分享了厦大“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如何滋养她的学术之路。

夏令营精心设计了多维度学术活动。孟繁杰教授系统解析学院中外融通培养模式,语合中心副主任林琳以全球14所孔子学院案例彰显国际中文教育影响力;吕伯宁副教授的“国际中文智能研究二十年”讲座与“文明互鉴”沙龙同步拓展营员学术视野,区域国别工作坊通过头脑风暴深化案例研讨;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陈雯携志愿者教师柴莹莹、王思尧分享国际中文传播的“一线故事”;导师冷餐会则为营员提供零距离职业规划指导。营员们在德旺图书馆校史馆追溯“南方之强”的办学历程,于人类学博物馆触摸文明对话的实物见证。这些浸润式体验,使书本中的“文化传播”理论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共鸣。

7月10日下午的闭营仪式上,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明华以“情谊如诗,恒久绵长”寄语营员,强调以厦大精神践行文化自信,呼吁讲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湖南大学胡淏然代表营员发言,表示通过此次学习进一步坚定了投身国际中文教育的决心。随着结业证书的颁发,这场学术与文化交融的旅程画上圆满句点。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谢晨馨】
最新图文